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1:40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现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 文化课学习 问题调查 学习现状 河南省


【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因此,要使学生运动员明确自身的任务和目标,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可以说是一个高校的特殊群体,他们有双重身份,在教练看来,他们是需要为学校、为国家争光的“运动员”,而在教师眼里,他们是需要接受大量专业知识的“学生”。他们学习的专业各不相同。这些大学生运动员毕业后,要面对就业压力,与其他大学生一起竞争,很多学生不能继续从事体育项目,其对文化知识的要求增加,特别在今后的研究生、公务员等考试中,文化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关系到学生运动员今后的发展,所以大学期间对学生运动员来说,文化课学习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对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学生运动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出发,使学生运动员全面的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运动员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问题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文化课学习不能满足现代竞技体育对体育人才文化素质的要求。大学生运动员受重训练、轻学习的环境影响大,不能正确的认识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兴趣普遍不高。2、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对文化课学习的意识仅存在于浅薄的感性认识层面上,文化课自主学习自主性很差,大部分运动员对自主学习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思想上受“训练第一”的观念影响较多,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质量偏低。3、我省部分高校采取延长运动员学习时间或减免学生运动员的学分来保证学生运动员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但同时也需要家长或教练员以及相关教师来监督学生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对个别学生运动员还应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们全面发展。4、高校对运动员的特殊“照顾”,使运动员对这种特殊照顾有了依懒性。从而使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更是失去了学习的必要性。5、学生运动员在进入高校时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选择的权利,高校学生运动员的专业大都是学校安排或是在有限的专业里让学生运动员选择,学生运动员缺乏相应的自主选择权,致使部分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对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 文化课学习 问题调查 学习现状 河南省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8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文献综述11-18
  • 1.2.1 对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文化课的学习进行分析11-13
  • 1.2.2 对高水平运动队文化课进行管理的方法13
  • 1.2.3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3-18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8-22
  • 2.1 研究对象18
  • 2.2 研究方法18-22
  • 2.2.1 文献资料法18
  • 2.2.2 调查法18-20
  • 2.2.3 数理统计法20
  • 2.2.4 逻辑法20-22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2-46
  • 3.1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项目的设置调整22-25
  • 3.1.1 招生政策调整23
  • 3.1.2 资格审查要求23-24
  • 3.1.3 主要招生对象24
  • 3.1.4 文化教育背景24-25
  • 3.2 河南省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的基本情况25-26
  • 3.2.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教学组织形式25-26
  • 3.2.2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成绩奖励制度26
  • 3.2.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保研体系26
  • 3.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所学专业的分布情况26-27
  • 3.3.1 所学专业情况26-27
  • 3.3.2 选择专业情况27
  • 3.4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情况27-30
  • 3.4.1 学习方式27-28
  • 3.4.2 自主学习情况28-29
  • 3.4.3 课堂学习情况29-30
  • 3.5 分析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对待文化课学习的态度30-32
  • 3.6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中其他问题分析32-35
  • 3.7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认知因素分析35-40
  • 3.7.1 学习时间分配36-37
  • 3.7.2 学习竞争与挫折心理37-39
  • 3.7.3 课余文化学习39-40
  • 3.8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环境分析40-41
  • 3.9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现状41-46
  • 3.9.1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41-42
  • 3.9.2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教学组织42-43
  • 3.9.3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课程43-44
  • 3.9.4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赛和训练44-46
  • 4 结论与建议46-48
  • 4.1 结论46
  • 4.2 建议46-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55
  • 附录A 《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现状研究》52-54
  • 附录B 专家访谈提纲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重干;刘炜;匡淑平;谢燕歌;张霞;王鲁蛟;;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8年07期

2 张仁卓;张学衡;;对我国高校高水平女子足球队“体教结合”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刘波;于华;;论“体教结合”背景下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年03期

4 丁海勇;韩冬;邵斌;穆国华;;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牛云杰;闫民;郭修金;;新时期“体教结合”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刘成;王满秀;熊曼丽;;CUBA与大超联赛运行机制比较研究——对我国高校竞技篮球“体教结合”的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杨琏;王勤宇;;我国高校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7年05期

8 郭晓琴;程其练;赵建秀;周美芳;;中美两国高校“体教结合”的对比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01期

9 卞伯高;;上海市“体教结合”中学与高校运动员训练管理的调查和对比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10 孙欣荣;;试析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中运动队员的角色定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911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11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