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育激励理论再诠释

发布时间:2017-10-10 15:38

  本文关键词:教育激励理论再诠释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激励 内涵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模式


【摘要】:教育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是将其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词汇,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手段进行研究并不多见,教育激励的理论研究比较匮乏。论文在明确教育激励的基本内涵、澄清教育激励与相关教育理念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教育激励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供了几种基本的教育激励模式。旨在通过对教育激励的理论再诠释,使教育者对教育激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提高教育者对教育激励的重视,促进教育激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高效应用。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
【关键词】教育激励 内涵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模式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教育激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育激励作为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中的教育手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诸多不成熟之处。特别是教育激励理论的不完善、不明晰,直接导致了教育实践中教育激励片面、单调甚至扭曲,教育激励应有效果远远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克杰;激励教育的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J];教育研究;1994年06期

2 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3 陈德珍;对愉快教育若干问题的认识[J];普教研究;1995年05期

4 班华;激励教育的现代教育性[J];天津教育;1998年Z1期

5 黄英姿;;高中优秀生教育激励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林;;民族声乐风格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周春华;;行政紧急权力及其法律规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谢海均;文燕;田荣;;素质教育的概念厘清和内涵外延疏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丁亚元;;有效面授的内涵及其设计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甘翠华;;汉英成语修辞特点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陈秀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谭贤楚;周长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恩施州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9 孔令达;;儿童对两组时间词的习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杨荣贤;;汉语中“投掷”义与“抛弃”义的异同及其区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公诉专业化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庆伟;;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与基本要求[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潘雪莲;;词典中名词释义模式的选择[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江必新;程琥;;论判例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7 阎宗彪;乔生;;腐植酸缓(控)释BB肥的创新理念和应用实践[A];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邹伟;段竞晖;鞠霓;饶晓亭;胡丽莉;张雪;罗邦民;;中介法律制度建设的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孙景亮;;海河流域南系平原河流生态修复“乌托邦”[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林慧英;黄国清;;农业类院校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对策[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延丽;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晓明;上海市部分小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展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刘小飞;上海市杨浦区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董娇;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夏路;论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萍;“动宾动词+宾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祖超;教育激励理论探讨[J];教育评论;2001年05期

2 陈少锋;中学绩优生心理问题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0期

3 姜成林;归纳逻辑的创始人—培根[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3年05期

4 覃杏花;激励与管理[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贤;常岚;;论教育文化的文化生境及研究对象[J];华章;2011年05期

2 曾涛;;专家型校长内涵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3 王健;井西学;李福洪;;论成功教学策略的内涵和构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孙兰萍;;浅析远程教育教师文化内涵[J];天津电大学报;2011年01期

5 张惠;龙红;;试论反思型教师的内涵、特征及培养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孙玉红;;关爱教育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9年S1期

7 林英典;;试论教师的职业人格[J];教育导刊;2010年07期

8 王定新;;提升教师专业的内涵[J];上海教育;2006年18期

9 张红峰;;教师发展的内涵、承载与实践价值探析[J];教育与考试;2008年02期

10 何芙蓉;;教师素质浅谈[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铁华;梁清;;略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吕开东;;陈赓大将“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引发的思考[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玉臣;;教育家成长与实现教育家办学面临的瓶颈问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陈大垣;余金龙;;试论孔子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6 赵枚华;;用“三化”教育理念创办品牌学校[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蔡绪太;孙耕耘;;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9 尉德芳;孟祥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骄;;一例中西文化差异对青少年教育影响的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愈的教育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打造名师工程[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杨东平;教育不应以精英为本[N];人民日报;2008年

4 记者 石少华;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N];张家口日报;2009年

5 苏婷;有多少教育习惯需要改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江都市国际学校 徐德培;建设高效课堂的三个基本点[N];江苏教育报;2009年

7 张守升;教育是一种大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江芸涵;警惕 教育中的“文化荒漠”现象[N];四川日报;2008年

9 王小兵;对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苏军;“内因”上做文章 将压力变动力[N];文汇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生;校长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5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萍萍;近代日本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宋U,

本文编号:1007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07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