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公正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公正
【摘要】:公正作为教师的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品质,对应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分配教育、教学资源的行为态度。一个公正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相应地采取三种不同的公正原则,来分配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这三种公正原则是:首先,教师公正意味着平等地保障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其次,教师公正意味着按照学生的相关特征给予相应地对待;最后,教师公正意味着要优先关照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教师 职业道德 公正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8800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品质。每一种道德品质都会相应地对应着某类行为态度。公正作为教师的一种重要道德品质,对应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分配教育、教学资源的行为态度。作为教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实际上掌握着与每个学生的健康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程乃胜;;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陈有勇;;寻求法律的一元化[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7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陈立峰;王海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拘束力的影响——从彼德斯曼关于国际经济法宪政功能的视角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10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郭云忠;;《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响;;教师是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影响[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17期
2 ;文摘荟萃[J];网络科技时代;2002年02期
3 王成;;好教师的条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4 闫久贵;学生:一笔生动的教学资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11期
5 李万春;朱云东;;三维视角下的中小学网络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14期
6 刘馥惠;;教师要学会制怒[J];成才之路;2010年03期
7 高海明;;如何处理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4期
8 黎云玲;;运用Moodle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电教(下);2010年05期
9 李吉林;;教师的爱是神奇的[J];新课程(综合版);2011年02期
10 刘颖;刘凯;赵迅;李伟刚;;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泰峰;邹永毅;周通德;;教学与学习环境网络化建设与应用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3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罗英茹;王炜;张景仁;马民;;网络课程教育质量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晓云;;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的地位与作用[A];全国护理行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范艳玲;;构建以效率为主导的学校评价[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许永敏;;试论网络教育资源的协作开发和共享应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9 卢毅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定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潘小莉;;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及其影响浅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庹颖;铜仁整合城区教育资源破解就学难[N];铜仁日报;2008年
2 蒋鸣和;基础教育教学资源标准化与网上共享[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3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胡小勇(曲岸);边际效用:教育资源怎么做[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薛广勤 本报通讯员 郭映普;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迫在眉睫[N];山西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常丽君;教育公平:教学资源如何调整[N];科技日报;2008年
6 刘华、王英诚、赵叶苹;海南:“国有民办”校,穷人孩子莫进来[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技术部 张武颖;把脉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 于德清;应打破教育资源内部人控制格局[N];华夏时报;2006年
9 蒋新成;铜仁市大规模重组学校调整布局[N];铜仁日报;2008年
10 黄豁 朱薇;教育资源应更多地向农村倾斜[N];中国改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卓;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瓒;教育场域中的资源争夺、创造与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贺晓立;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师生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董建民;苏联合作教育学与美国合作学习理论合作理念的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月进;庆阳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管佩磊;“物理专题研修”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开发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永贤;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凌锋;基于语义网的教育资源共享模型[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守义;基于聚类的教育资源个性化信息服务[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愪江波;以公正审视学校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00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0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