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人际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的间接效应

发布时间:2017-11-07 06:31

  本文关键词: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人际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的间接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父母情感温暖 人际能力 情绪表达能力 社交性


【摘要】:目的:探索父母情感温暖、非言语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对青少年人际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情绪表达能力测验、社交性量表和人际能力量表调查456名高中生。结果:父母情感温暖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分别正向预测青少年人际能力;父母情感温暖不仅直接正向预测人际能力,而且通过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的间接作用正向预测青少年人际能力。结论:父母情感温暖影响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进而影响其人际能力。
【作者单位】: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51)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父母情感温暖(parental warmth)指父母的养育行为具有支持性和反应性,对孩子需要反馈敏感而及时,前后保持一致[1]。Darling和Steinberg发现,情感温暖的父母对儿童充满关爱,对孩子行为倾向于表达赞同,无论情绪还是行为上都对孩子表现出积极关注[2]。父母情感温暖对青少年外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中会;罗慧兰;张建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2 王盼;甘怡群;李敏;;高中生电脑游戏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3 彭莉;范兴华;;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4 张晓洁;张莉;;青少年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5 胡宓;蔡太生;;自我意识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6 朱丹;张霞;李静;;中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1期

7 马欣仪;凌辉;张建人;熊恋;李新利;;大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8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3期

9 王明忠;周宗奎;范翠英;孙晓军;;他人定向变量影响青少年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人际能力作中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铭怡,姚萍,李丽敏;父母的信念对其子女信念影响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2 王坤;郑晓边;郭敏慧;刘小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4期

3 陈立民;张霞;夏荣;;青少年亲子关系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3期

4 全宏艳;何资桥;胡畔;;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李祚山,唐加祥,赵楠;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居银;顾涛;;儿童社会退缩成因及干预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年02期

7 王春霞;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8 辛方兴;王家同;;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1期

9 陈丹群;;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以上海市某中学为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侯文峥;;艺术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自尊水平的影响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福珍;;儿童人格研究进展[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2 李启荣;苗国栋;阳琼;余金龙;;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初探[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3 陶然;黄秀琴;张慧敏;张英;卢子丽;银娟;;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文武;王晓笳;胡珍玉;;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情绪问题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许碧云;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3 张朝辉;躯体化障碍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孔庆胜;济宁市青春中前期青少年心理行为、个性特征发育的双生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傅一笑;基于双生子的儿童个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过五种感觉通道的交流现象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7 周亚娟;完美主义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学业成绩、抑郁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雪婷;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楠楠;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卑感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薛娟;我国聋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曲;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数学水平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颜芹哥;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树娟;外来务工与城市普通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及其与气质、父亲教养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卢笳;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学业成绩与其发展背景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卉;初中生自我概念、师生关系、教师期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蒋桂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韩小慧;男性犯罪青少年的教养方式和自我控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先云;冯维;;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原因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钟惊雷;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钞秋玲,汪萍;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4 訾非,周旭;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5期

5 赵冬梅;山口裕幸;;大专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6 陈苏娥;俞爱月;;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对比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7 严蔷薇;高应东;;完美主义与大学生心理病理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24期

8 甘良梅;余嘉元;;国外关于拖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9 马丽萍;;儿童期社交退缩研究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S2期

10 佟月华;;大学生完美主义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在花;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振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谢燕婷;澳门初中一学生学业成绩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保华;大学生学习拖延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婉黎;大学生学业拖沓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初步建构[D];西南大学;2007年

5 左艳梅;中学生学业拖延的问卷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治造,李万兵;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现象的分析和引导[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2 李申申;庞霭梅;;论青少年的意志及其培养[J];心理学探新;1992年04期

3 刘桂臻,钱铭怡,肖广兰;宁夏地区汉族与回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4 ;心理学[J];全国新书目;2003年05期

5 刘小英;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6 陈子军;;青少年沉湎网络的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S3期

7 朱旭;;情景因素对同一性形成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02期

8 沈贵鹏;;代沟:一个敏感的教育话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Z1期

9 郭德华;殷晓旺;周群;夏玲;秦园珠;;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与心理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7期

10 张瑜;李宏翰;;论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发展[J];教育探索;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雷;梁福成;王雪艳;;青少年价值观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R,

本文编号:1151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51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6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