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探讨

发布时间:2017-11-07 07:32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课程


【摘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理念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心理依据,并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法。
【作者单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
【基金】: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重点学科课题“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主张心理学应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在关注心理问题的负性层面的同时,更应更关注对个体积极潜能的激发和挖掘,认为个体积极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1]。然而,当前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的大学生心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新波;;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萍;潘德宁;;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陈志方;沐守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与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方鸿志;朱玲;;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培养研究[J];理论观察;2012年04期

4 姜宇;周军;;理工类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分析[J];家教世界;2012年18期

5 郑培亮;;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嵇芹珍;;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推进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09期

7 张本钰;廖深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8 李林英;赵敬;刘玉利;;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5期

9 陈磊;何云凤;夏星星;;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10期

10 宋伟伟;吴莉莉;;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建华;徐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验模式探索[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小玲;大学生谦虚心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梁建芹;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3 张仲元;大学生积极情绪与认知冲突的flanker范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白燕;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5 张悦;积极心理小组咨询的方案设计及干预效果评估[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一村;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学习心理培养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马海茹;蒙、汉族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祥专;;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06期

2 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4期

3 张高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5 张海涛;;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接受式音乐治疗个案实践[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崔志武;;唤醒教育:职高学生成材的新起点——舒兰市职业高级中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尝试[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11期

7 孟万金;;和谐社会呼唤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创新[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4期

8 刘雄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体育的健心作用述评——来自国外研究的证据[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7期

9 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8期

10 余晓灵;孙燕;王新波;;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内容的序列化研究——以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学生问卷调查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进 徐锐;[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李伦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高产;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作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自维;大学生积极品质评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应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叶;;关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教育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周涛,王晓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赵文进;;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与咨询[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4期

4 高涛;;心理学的新思潮—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5 余娟;;积极心理学及其人格观[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张倩;;一门教授幸福的学科——哈佛“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飒;;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9期

8 刘子弘;;拥有积极情绪,笑看美好人生——积极情绪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16期

9 张澜;王洪飞;;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J];理论观察;2006年04期

10 曹新美;;关注积极 关爱生命 尊重人格[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章小奕;;浅析我校大学生心理冲突[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王宝森;;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成长之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赵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朋辈心理互助[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宋京晶;周蜜;施钢;;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发展特点[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高兰;郭汉军;;应激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8 牟艳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宋凤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郭爱昕;;越轨行为与大学生心理[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让大学生心理充满阳光[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傅洪健;增强“第二次断乳期”免疫力[N];浙江日报;2008年

3 王文亮;解读“80后”大学生心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郭玉松;不能简单地看待自杀[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何克;别夸大了大学生心理问题[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实习记者 肖永疆;喀什师范学院举办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N];喀什日报(汉);2008年

7 记者 谢苗枫邋通讯员 黄红英;竭力让孩子走出地震阴影[N];南方日报;2008年

8 李彩艳编译;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探讨人类幸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清华大学 香红丽邋舒宇;正视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鲍立铣;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8 丁月华;概念隐喻理解中的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戴吉;悦纳进取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娟;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董晓倩;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状况调查与对策探讨[D];郑州大学;2005年

3 逯登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4 梁英豪;大学生心理档案及其测评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杨金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侯晓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霍启红;大学生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相互关联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申西;基于阅读疗法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治疗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孔晓东;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的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51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51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5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