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西北留守儿童“三联多动”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1:17

  本文关键词:西北留守儿童“三联多动”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实践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留守子女 隔代(断代)教育 家校合作以及“三联多动”教育模式


【摘要】:随着单亲和留守儿童的增多,家校合作方式研究成为重要的家教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许多学者缓解或改善现状的建议。国外学者侧重于以心理干预和团体咨询和治疗,但是干预措施多限于理论层面的思考,对应用研究和具体操作欠系统研究和长效机制。从国内形势来看,国家虽然着手解决了大量留守子女随父母进城就读的问题,但还远不能彻底解决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本课题组主要从应用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的"三联多动"的家校合作模式紧扣"双联"活动,密切联系西北留守儿童的实际,对家校合作提供可借鉴的模式,促进留守学生大面积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促使留守儿童在心智、情感、认知等心理素质得到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第一小学;
【基金】:2012年度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X【2012】GHBZ13
【分类号】:G459
【正文快照】: 随着单亲、留守等新词的普及,一系列家校合作的新课题摆在教育者面前。尤其是我国贫困地区几亿农民涌进城市谋生,留下近7千万的“留守孩子”,他们缺少父母疼爱,疏于管教与培养,学习状态不佳、情感淡漠或疏离等不良情绪并存,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教育群体。“三联多动”家校合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军,张大玲,张堡;论现代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王焕宝;;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3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艳颖;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卢强梅;上海市小学家校互动的影响要素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秋雯;城市家庭小学生课外教育消费行为及演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林芝;数学优等生的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畅;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认同障碍的成因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3期

2 王文美;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J];昭通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2 ;教育部规划课题“中部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成果公报[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3 周红锋;;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初探[J];广西教育;2008年26期

4 张照升;;让农村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更有成效[J];吉林教育;2009年35期

5 彭大鹏,赵俊清;农村“留守子女”问题之社会和政策因素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1期

6 陈斌;;新时期留守子女的教育与管理[J];江西教育;2009年Z1期

7 胡洁;;浅议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8 鲁平;刘建林;;留守子女的“网络心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21期

9 黎文华;;关于农村留守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15期

10 杨多辉;;浅谈“留守子女”的特点及其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德亮;;影响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2009年黑龙江省14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村)调查数据分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3 王莹;黄亚武;;流动人口子女教学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春梅;留守子女教育要标本兼治[N];光明日报;2004年

2 通讯员 顾介铸邋袁开建 徐长江;四管齐下关爱农村留守子女[N];光明日报;2007年

3 吴永胜 喻本云;父母离了乡,,孩子怎么办[N];光明日报;2004年

4 记者 张良;解决留守子女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N];三峡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曹雷;留守子女:农村教育的“软肋”[N];济南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陈强;“留守子女”心理亮“红灯”症结何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父母离了乡 孩子怎么办[N];人民日报;2004年

8 戴荣;泰州:关爱未成年留守孩子行动计划启动[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记者  陈强;信阳让留守孩子享受良好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以瑾;一个打工家庭的教育困局[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丽;中国朝鲜族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2011年

2 徐倩;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马晓凤;“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强;农民工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何世雄;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研究——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瑛瑶;吉林省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7 彭泽远;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夏中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9 张翼飞;户籍制度在实现教育公平中的阻滞作用及其改进策略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雪琴;四川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2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52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5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