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研究
【摘要】: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内生性互动,但二者并不总是呈协调互动,贵州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协调性互动与非协调性互动并存,教育基础薄、教育投资总量缺口大,基本消费与拓展性消费不足,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低,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互动不足,主要是投资驱动产生的外生性互动。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分类号】:G40-054
【正文快照】: 教育与经济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一方面,教育通过社会再生产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是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教育是一个消费过程,它的存在和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教育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了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俊红;;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研究——基于重庆市为例的考察[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3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4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王守敬;;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孟祥健;;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10 余明江;;我国农村反贫困机制的构建——基于“政府—市场”双导向视角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一;;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常慧娟;;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李毅;;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5 王娜;邱琦;;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Pr;钟世霞;;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8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汪清蓉;;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怀;韩瑞;;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8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耀鹏;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闫恒超;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鹏;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史玉岩;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商鹏鹏;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之配套制度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崇举,陈新力,刘幼昕;重庆市学生教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2 李忠强,黄治华,高宇宁;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利民;黄毓哲;张利华;;江西省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数量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李斌;谢鹏;李晓欢;;教育发展、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基于湖南省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9年06期
3 张宝贵;;教育发展目标:计量经济学的解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4 宋可欣;;重庆市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年36期
5 孔青;;河南省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6 谢俊红;;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研究——基于重庆市为例的考察[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0期
7 冉光和;徐鲲;李敬;;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分工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1年08期
8 张洁;贺立军;;试论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贺立军;张润;赵钊;;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10 沈永跃;;河南省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技术经济;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贵;;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教育投入的数学模型解析[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耿学超;;首都教育发展战略[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沈开艳;刘社建;;2020年前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教育策略探讨[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崔盛;;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教育发展[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文俊;刘培国;;服务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罗建波;王玉华;;非洲葡语国家的教育发展[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四辑——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C];2006年
7 吴昌文;;场办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8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谈松华;;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强国战略[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蔡国英;教育发展要争取“五个支持”[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记者 施育玲;探寻加快教育发展大计[N];汕尾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莫蓉;以理论武装促进教育发展[N];益阳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黄志武;我区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N];西藏日报;2008年
5 宁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欧阳德群;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教育强县[N];永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王雨 通讯员 乔建军;民生银行倾情帮扶渭源教育发展[N];甘肃日报;2009年
7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以改革创新解教育发展难题[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记者张策;四件实事促本市教育发展提速[N];天津教育报;2009年
9 刘阳利 纪超 张军利;创强区 争一流 开辟教育发展新气象[N];西安日报;2008年
10 何敏 夏星;沙坪坝“科教文化中心区”本固基强[N];重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守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车维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4 高艳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跃;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及财政保障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6 于凌云;养老保险、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家龙;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张峭;海南省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胡丁丁;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胡丹丹;教育的经济贡献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姚海琼;基于溢出效应的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赵卫星;经济增长与中国农村教育投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周宇;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吕世斌;教育和收入不平等[D];吉林大学;2006年
9 卓越;我国西部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瞿波;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动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02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0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