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的民族视野
本文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的民族视野 出处:《学术探索》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跨文化心理学是对科学心理学的批判和继承,追求以文化为中心的前提下,探索人类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特殊性和共性,适应了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需求,突出了文化对心理的影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民族和睦和文化繁荣,不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影响了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深入了解他们的就业心理需要突破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从跨文化的角度,正视民族差异的客观性。
[Abstract]: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is the criticism and inheritance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 the pursuit of culture-centered premise, explore the particularity and commonality of human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law,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of cultural diversity development.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frontier ethnic areas is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stability, national harmony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and the unique culture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has affected the employment outlook of ethnic colleg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psychology of employment, we need to break through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traditional psychology and face the objectivity of national differ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
【作者单位】: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2011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YB201163)
【分类号】:G444;G64
【正文快照】: 一、跨文化心理研究的时代诉求艾宾浩斯(H.Ebbinghus)用一句话概括了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1](P442),塞利格曼(E.P.Seligman)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当人们问及心理学发展到现在,他作为一位心理学大师,认为心理学发展怎么样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浩生;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2 郭玉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择业心理比较研究——以新疆六所高校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3期
3 李炳全;论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李琼;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现代人格缺失及其成因分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赵晓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6 王扎西;钟福祖;董化琪;马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张春兴;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8 李炳全;;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比较与整合[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9 万明钢;赵国军;杨俊龙;;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0~2005[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10 李光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家文,方明;心理辅导中的测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01期
2 杨海涛;“范畴”视野中的心理学两大方法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李国庆;;论美国的儿童研究运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杨淑琴;儒释道精神与中国人的宗教心理[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6 白梅荣;巴根那;;少数民族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北方药学;2012年02期
7 聂大海,吕蓓蓓;个体心理文化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4期
8 储朝晖;探析孔子之“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9 刘小强;;学科还是领域:一个似是而非的争论——从学科评判标准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10 孙淑桥;;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孟维杰;;基于心理学方法论扩展性探索的心理学理论创新[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秦金亮;;心理学史编纂中的方法论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佟立;张虹;季文娜;;现代西方思想文化核心术语对我国语言文化的影响[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3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熊韦锐;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8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昭;河北省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个案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晋镭;基于视觉感知的留园空间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韦海;贵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贾琳;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识别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5 罗春燕;壮族、汉族青少年友谊质量、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乔晓燕;基于fMRI的图像情感分析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董昌秀;格式塔异质同构论视域下的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明敏;精神分析理论与圣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祁佳;城乡3-5年级小学生美术作品审美偏好特点及影响因素[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邢宇;职业规划课程培训对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怡;姚本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张海钟;姜永志;;区域刻板印象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以甘肃和内蒙古原著居民为研究对象[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姜永志;张海钟;;自我和谐与人格特质的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4 张海钟;李芳萍;;中国区域心理学与和谐社会建设[J];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01期
5 陈利民;叶小平;吴俏燕;李志魁;;论我省区域文化心理特征与城乡和谐社会建设[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6期
6 张小龙;张海钟;;甘肃省市域城乡男女居民攻击性问卷调查比较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李炳全,叶浩生;主流心理学的困境与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文化心理学能否成为心理学的新主流?[J];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任胜洪,张国强;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薛莲;民族地区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对策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10 张海钟;邓文斌;;国内出版的三本跨文化心理学著作与中国城乡和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妍;白亮;;跨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2 杨金江;秦庆;李德波;;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刘yN;;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4 孟庆宁;李国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5期
5 郑小琴;;女大学生成长环境与就业心理偏差——以理工专业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吴伟雄;李艳霞;;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解析与辅导[J];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7 倪钢;林伟英;周海英;;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4期
8 蔡鸿新;林其胜;翁文泰;龚冰海;洪青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周全;;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10 黄冬兰;;浅析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困惑[J];广西教育;2009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周世纲;王立梅;李军;;关于经济危机后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李广阳;;浅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蕊辰;;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良表现及其原因浅议[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玉霞;;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凌晓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杨维杰;;农高职大专生心理特征及其引导[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蔡东霞;;浅析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芝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模式[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苹;重视教育不公现状[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中共麻栗坡县委书记 彭辉;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3 记者 罗霞邋实习生 方明连;情系边疆 播撒希望[N];云南日报;2008年
4 见习记者 苏梓琴;就业压力过大 引发心理问题[N];大众卫生报;2009年
5 首席记者 乔雪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继承发展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全面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6 记者 朱振岳 郭萍 沈祖芸 杨云慧 蒋夫尔;教育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曹松林;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N];红河日报;2008年
8 记者 罗霞;省教科院构建体系服务教育教学[N];云南日报;2008年
9 张立学;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N];新疆日报;2004年
10 李元卿;大学生应增强求职的心理承受能力[N];中国人事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张秀阳;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就业心理关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3 陈珊;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曾铌铌;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祁乐瑛;汉藏族大学生心理品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振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王婕妤;大学生就业心理及策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8 刘虹;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就业心理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许庆如;清代贵州义学的时空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腾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33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3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