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探析

发布时间:2015-02-12 17:40

摘 要: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科学常识、常用信息技术为一体的基础性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性,属于一门较为新潮的学科。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会使生动计算机知识变得呆板、枯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乏味,影响了信息技术学习。

 

关键词: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方式
 

 

 

  1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展开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更好地找出解决它的办法,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应该学习的知识。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是否能够成功的引入一节课程的学习,最终决定了一节课程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要求很高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实际例子与具体内容进行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展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教师在举例时候应当注意例子的趣味性,所举例子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并且是学生愿意去学的,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应该,应该仔细备课,并且课堂所举例子一定是教师亲手编辑过的。教师只有在教学时候思路清晰,学生才能够有明确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容易掌握相应的学习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Word2003这一软件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软件程序学习与实际操作过程相结合。在学习文本框、图片文字插入、图文框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这些功能制作一张卡片。再比如,在Word中进行文字的编辑也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内容之一,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文字编辑就是打字,只要简单的输入就可以完成,使一些连最基本插入、删除都没有学会学生觉得“没意思”,,针对这样的情形,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从普通作业本引入课程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我们进行文字编辑的Word2003是科学家发明的一种“特殊作业本”,并且这种“特殊作业本”容量较大、容易修改,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转变学生学习态度,继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依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教学方式

  现阶段,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可以先布置教学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完成教师所布置任务,这种方法说的是将教学必须要完成的项目隐藏在每一个具体项目之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任务,然后逐步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中文Word2003的功能与使用”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Word2003编写一份精美的报纸。教师在设置这项教学任务的时候,其间隐藏着该章节学习的几项知识点:Word2003基本概念以及怎么样建立文档进行文字编辑;文档中字号、字体、字体颜色是什么设置的;文档中整个页面设置以及文档是如何打印的;Word2003中一些图形的使用功能;Word2003文档中表格是怎么使用的。使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渐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对知识进项把握,所以,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目标是什么,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教师要及时为他们解答,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相应知识点,然后逐步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将任务中设计的知识、概念完整,然后逐步细化它们。

  3 展开协助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班级中学生分组,使他们能够在各自小组中共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小组成员展开协作学习,使组间成员能够优势互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增加学生之间合作能力以及问题处理能力,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小组间共同协作、指导,一起想办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学生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运用一些模拟课题分组的形式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可以使用模拟课题分发到不同的小组之中,并在小组范围内对该项课题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其给出相应的资源进行参考,学生在小组中对相应课题进行研究,并找出有效处理办法,然后将一些结果及时呈现出来。

  4 重视教学演示环节,加强同步操作

  信息技术是一门将信息科学知识以及常用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学科。建立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怎么才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成为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使用演示教学法不失为一种非常有作用的方式,演示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边操作一边示范,将具体操作过程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能够清楚明白具体步骤,然后学生就能够进一步进行模仿,自主进行操作,使学生能够不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记住这些操作步骤,领会其中要领。

  例如,学生在学习窗口操作这一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一边讲解其中要领一边向学生演示具体操作步骤,比如窗口移动、变大变小、恢复、关闭,等等,学生在观看教师示范同时,可以同步进行操作。研究表明,学生亲自实践,既能够掌握该堂课程的学习要求,又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上级实践课程,并不断加强实践指导,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理解。

  例如,在学习有关Word2003文字处理功能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信封,并把自己课前设计好的信封在课堂环境中展示,然后向学生提示基本操作要点。比如邮编方格制作,线框的宽度怎么编辑,文字位置是怎样的,文字大小、颜色、形体如何改变等,以及信封的样式设计怎么编辑,使学生能够按照原本的样子自行发挥设计,使他们能够通过额元件本身功能找寻具体操作办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就能够有效相互学习、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巩固了原有的学习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

  5 结语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面向未来发展的课程,其学习内容并不仅仅停留在掌握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巧上面,更应该促使学生使用现代化工具进行问题的分析,使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够不断提升,继而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一种统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一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往往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所以,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孟金鹏.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误区及其新课改理念的引领[J].文理导航(中旬),2011(7):4.

  [2]王丛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目标引导,合作达标”与教学整合的反思[J].信息教研周刊,2012(18):134.

 

 

 



本文编号:14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8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