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对初中女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青春期开始时间 自我概念 初中 女生 出处:《心理科学》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对初中女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初一至初三年龄12-14岁的女生共658人,采用青春期发育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测量。结果:①绝大多数12至14岁的女生青春期发育状态处于青春期中和青春期晚期(二者合占90%);②年龄×青春期发育水平的方差分析显示,在自我概念各因子分及总分上,年龄和青春期发育水平的主效应均不显著;③在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行动以及自我概念总分上年龄与青春期发育水平交互效应显著,高年龄低青春期发展水平和低年龄高青春期发展水平的初中女生的得分均较低。结论: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可能对初中女生的自我概念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青春期开始时间晚或早均不利于女生自我概念的发展。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uberty onset time on the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of girls in junior high school. Methods: 658 girls aged 12-14 years old from the first to third year of junior high school were selected by cluster and used puberty development scale. The Tennessee Self-Concepts scal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results.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female students aged 12 to 14 were in the middle of puberty and late adolescence. The main effects of age and puberty on self-concept were not significant in family self, social self, self-identit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ge and puberty was significant in the total score of self-action and self-concept. The scor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girls with high age and low puberty level were lower. Conclusion: the onset of puberty may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cept of junior high school girls. The late or early onset of puberty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self-concept.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肖学周;在抑制与发现之间——中国人的身体观念引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杜敏联;从青春发育年龄提前的年代趋势解析至对性早熟的再认识[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年04期
3 陈红;高笑;;大学生身体意象障碍及影响因素[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1期
4 ;关于青春期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5 陶芳标;;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卫生系列述评(4)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心理病理学[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时尚电子杂志中理想瘦的女性模特形象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J];滁州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李娜;刘茜;臧渝梨;;福利院及社区残障青少年青春期发育与功能障碍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年08期
3 宋彬彬;冯正直;;军校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与抑郁及自动思维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9期
4 王经华;刘晓琳;矫欣欣;姚丽贤;;高二学生异性交往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5 黄捷婷;高树彬;;国内儿童性早熟研究16年主题文献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12期
6 李恒涛;陈建萍;杨波;许芳明;郜芳丽;张乾;;两种评价方法对3912例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的比较[J];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06期
7 申甜;李嫔;许丽雅;;哺乳期营养对雌鼠阴门开启时间及卵巢功能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12期
8 王磊,张大均;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功能存在问题及研究现状[J];青年探索;2002年05期
9 何丽;李嫔;郭盛;周慈发;;复方地黄合剂对青春期大鼠下丘脑KiSS-1与GPR54及Ghrelin mRNA表达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年04期
10 于宝生;;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佳;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适应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邓芳;儿童特发性性早熟环境危险因素及其身心发育分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宇航;消极身体意象大学生注意偏向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杨江丽;中学生身体不满意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许超;青少年性道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鹏;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调查及身体不满意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陶然;初一年级生物教学中开展青春期教育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健平;广州市儿童青春发动时相及发动提前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1年
7 刁思娜;初中生早恋现象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香华;高中生身体意象的认知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敏;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分析和策略指导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唐永云;青春期知信行、成长发展和心理亚健康的关系探索[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希庭,陈红,符明秋,曾向;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2 王克威,陈建国,鲁龙光,林万贵,陈图农,张宁,何家声,何伦;体象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梅;;国内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特点[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1期
2 崔彦群;;自我理论及研究概述[J];文教资料;2009年02期
3 毛晓瑞;;自我概念应用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4 翟润瑟;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特征 架起衔接的有机桥梁[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梁芹生;高校贫困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1期
6 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7 赵必华;;国外自我概念结构与测量研究综述[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张丽霞;袁玉鹏;王增涛;;高职生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9 孙德君;裴亮;刘爱书;;某小学277名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和自我概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8期
10 占颖玉;;自我概念对大学生生涯发展影响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沁怡;;台湾地区职校学生自我概念之因素结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王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亚琨;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量表的编制及现状特点[D];西南大学;2012年
2 古吉慧;初中心理素质训练课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殷绪群;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心理健康及自我概念发展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肖婷;青少年外来务工者性心理之现状分析及模型建构[D];苏州大学;2012年
5 苏晓荣;父母、班主任、同伴对不同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28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2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