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全国第七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8-03-06 07:28

  本文选题:教学理论与实践 切入点:研讨会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2年12月24日,以"有效教学视野中的学习环境设计"为主题的全国第七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召开。本届研讨会举行了《转型中的课堂——上海市普陀区推进有效教学六年行动研究》新书首发式。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钟启泉教授,市教委基教处倪闽景处长,副处长颜慧芬、周增为,市教委教研室徐淀芳主任,普陀区教育局党工委范以纲书记、教育局李学红局长等。来自江苏、广东、浙江、安徽、湖南、天津、重庆等14个省市教育专家及全市课改基地学校、普陀区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近五百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Abstract]:On December 24th 2012, The 7th National Seminar on effective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was held in Xinhuangpu Experimental School of Shanghai with the theme of "Desig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effective Teaching Vision". The seminar held "classroom in transition-Shanghai" "A new book premiered." the meeting was attended by Yin Houqing, inspector of the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Professor Zhong Qiquan, Honorary Director,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Director of Minjing, Department of basic Education,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Deputy Director Yan Huifen, Zhou Zengwei, Director Xu Dianfang,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the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Fan Yigang, secretary of the Party work Committee of the Education Bureau of Putuo District, Director Li Xuehong of the Education Bureau, etc. Education experts from 14 provinces and cities such as Jiangsu, Guangdong, Zhejiang, Anhui, Hunan, Tianjin, Chongqing, and schools in the city's curriculum reform base, Putuo Distri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and backbone teachers nearly 500 people participated in the seminar.
【分类号】:G5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静的革命”中的一所先锋学校——第五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新黄浦实验学校举行[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3期

2 ;“全国第七届中小学新课改研讨、讲说课观摩示范展示暨‘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济阳召开[J];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08期

3 本刊记者;张肇丰;;课堂规范的反思、重构与实践——第五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3期

4 郑丹丹;徐昌和;陈蓉;刘燕;;有效教学视野中的课堂规范——记全国第五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4期

5 朱桂琴;;断裂与融合——走向实践的教学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6 本刊记者;张肇丰;;不同视域中的三维目标——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2期

7 ;全国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普陀区召开[J];化学教学;2010年03期

8 曾玮;夏志芳;;三维目标的有效实施与评价——记“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2期

9 本刊记者;张肇丰;徐士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届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1期

10 ;课堂有效互动[J];广西教育;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明;葛志成;黄大能;丁石孙;;办好一所学校可以富一个村庄——山西省前元庄实验学校的教改经验[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2 ;前言[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3 ;关于建议在全省山区农村开展学习推广前元庄实验学校经验活动的报告[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4 郑庆贺;;兴“学陶研陶”之风 结“基地实践”成果——创办“陶研基地”、“行知实验学校”之浅见[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方明;;序[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6 杨荣;;村校一体 三教一体 教科劳一体 前元庄实验学校创大教育新体制 耕耘十数载穷山沟变成文明村富裕村[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7 荆世华;刘辉汉;陈屏;;前元庄实验学校教改经验汇报会纪要[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8 张永民;冯云生;沈白榆;;探索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之路——关于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的调研报告[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9 ;山西省人民政府转发省陶行知研究会等7单位《关于建议在全省山区农村开展学习推广前元庄实验学校经验活动的报告》的通知[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10 ;一、创办实验学校的背景[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军;同课异构 同一教材教出不同趣味[N];文汇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高翔 通讯员 潘其勇;“莫愁新父母学校”让父母“莫愁”[N];中国教师报;2006年

3 许昌良 杨程;“包容”催开“校本”花[N];消费日报;2005年

4 李晓茹;营口开发区将与省实验学校合作办学[N];营口日报;2008年

5 刘智文 夏星;探索 追求 奋进 超越[N];中国教师报;2007年

6 何瑞琳;“十一五”西区新建5所学校[N];扬州日报;2006年

7 记者 邢玲邋通讯员 宁党保;市(州)教育基金研讨会在益召开[N];益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震;促进两地教育文化交流[N];贵阳日报;2008年

9 曹文;省实验学校成功为沈阳浑南新区孵化“名校”[N];辽宁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瑞昌 通讯员 奚志刚 张龙;“把娃娃交给你们,我们放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任苒;有效教学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丽娟;教学日志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斌;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之协作行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乔艳冰;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封安东;变革教师文化之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梁惠燕;过程性学习评价行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影强;基于BLOG的协作学习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73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73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