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需明晰的几个问题——兼论比较教育的学科危机
本文选题:比较教育学 + 危机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11期
【摘要】:比较教育学已经取得了教育学科下设二级学科的合法身份,并在学术界不断地发挥自身作用。然而,国内外对于比较教育学的身份、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的质疑声仍然不绝于耳。因此,研究比较教育学本身的定义、学科边界、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问题,明辨比较教育学科危机的是非,对于比较教育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Comparative pedagogy has obtained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secondary subject under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and has been playing its own rol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However, at home and abroad, the identity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objects, research methods and other voices are still hear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 study the definition of comparative pedagogy itself, the boundary of subjects,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to distinguish the crisi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0-05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旭东;;试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无边界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2 王英杰;;再谈比较教育学的危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生兆欣;;“学科”,抑或“领域”?——中国学者对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探寻[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容中逵;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借鉴问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聂国朝;德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的新发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张璇;徐春南;;学习者自主模式下外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贾慧娟;;论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J];北京档案;2009年12期
5 弓永钦;;对高职课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以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绽蕊;京津沪教育实力在世界的位置——几个教育指标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7 谷贤林;关于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8 周晓琴;;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影响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9 袁利平;;基于科际整合研究的比较教育方法论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10 生兆欣;;比较教育,研究什么——20世纪中国学者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平功波;刘恬;;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制度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徐海梅;;试论高校的教学改革[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范先佐;付卫东;;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实施的背景、成效、问题及对策[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振权;;院校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模式演进的“欠发达经验”——以新疆个案为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模式与选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孟萌;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陈新忠;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承海;美国州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邢志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价值及实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义萃;中美日作文教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焦燕星;日本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菁;中英高中微积分教学比较[D];苏州大学;2010年
4 敬阳;汶川地震后贫困大学生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江雪;农村地区教育公平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苗淑华;中美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潭亮;大学新生配备朋辈辅导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培俊;中美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设计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国美;人本视阈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韩潇筠;公共财政视域下的陕西学前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大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2 朱旭东;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制度化和规范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3 谷贤林;关于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4 陈时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5 刘卫东;中国比较教育危机之我见[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6 朱旭;民族—国家和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7 马骥雄;比较教育学科的重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89年05期
8 王承绪;;从国外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现状看我国比较教育教学中的若干问题[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4期
9 吴定初;关于教育研究中“比较”的若干概念辨析[J];教育评论;1999年01期
10 王长纯,宁虹 ,丁邦平;研究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知行合一”——比较教育理论建设跨文化的哲学对话[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守福;比较教育要为改革开放服务[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2 ;2002年欧洲比较教育学会第二十届年会[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3 黄志成;;欧洲的比较教育学会与人物[J];全球教育展望;1982年02期
4 王淑娟;;尼古拉斯·汉斯比较教育奖学金在英国建立[J];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5 马克·贝磊,蒋凯;从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角度看比较教育专业学会[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6 王义高;对未来比较教育学的几点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7 关晶;;“大”比较教育的新视野——柯文论“解读全球”[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7期
8 原冲丰;李永连;刘树范;;比较教育学[J];语文教学通讯;1986年11期
9 顾明远;;中国比较教育的名和实[J];全球教育展望;1991年01期
10 马克.贝磊;范运衡;;比较教育的领域扩展:学术团体和全球合作[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焰;张玉坤;王龙;;清华大学危机干预的思考与实践[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华道云;李义丹;王祖尧;;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模式[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严奇岩;;王国维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马早明;;民国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初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刘志民;;前言[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吴霓;别必亮;;试论因素分析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滕大春;;从比较教育观点评费希特在教育史中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蓝建;;“世界教育危机”问题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9 邹茜;;从“非典”引发的关于加强高校突发事件中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宋振韶;;高校教师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翟帆;顾明远从教60年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谢冬兰;没有成长烦恼的“男孩乐园”[N];中国社会报;2008年
3 李钧;李森:教育应关注人的心灵与心智的养成[N];联合日报;2008年
4 卢晓中;发展教育的研究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王锡刚;管理之道在于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褚远辉;教育科研别“替外国人拉洋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瞿葆奎 郑金洲 程亮;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教育探索和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咸安区工程小学 冯霞;浅谈化解传统教育模式的危机[N];咸宁日报;2007年
9 特派记者 舒涓、周方、刘彦广、窦丰昌、刘旦、柯学东、赵琳琳;建议中小学恢复毛笔书法课[N];广州日报;2006年
10 ;中国民办教育如何走出法权“解读期”危机[N];人民政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许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D];苏州大学;2009年
5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宏;大学生的失恋心理危机及其干预[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常媛媛;施瑞尔系统功能主义比较教育学理论分析框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玉旭;当代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卫沈丽;试论比较教育学研究中的批判民族志方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喜娟;从文化因素研究到“文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正青;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7 徐士强;学校危机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叶兰霜;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世厚;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郑佳;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的单元与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33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3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