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台湾影印版《教育杂志》与原版《教育杂志》的比较——兼论民国期刊启事、广告的史料价值

发布时间:2018-05-12 02:37

  本文选题:《教育杂志》 + 《景印教育杂志旧刊全部》 ; 参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教育杂志》是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教育刊物,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09年2月创刊,1948年12月终刊。1975年9月台湾商务印书馆在王云五主持下重印了全套《教育杂志》,名之曰《景印教育杂志旧刊全部》。经比较发现,影印版并非《教育杂志》的全部,缺少了原刊中的增刊、号外;缺少了公告、启事和广告,个别卷期甚至缺少了正文篇章,还有重新编排的痕迹。而这些改变使影印版《教育杂志》的史学价值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重印旧刊一定要保持旧刊的完整原貌,而不能随意删减或更改。应该重视挖掘旧刊中启事、广告等非正文内容的史料价值。
[Abstract]:The Education Journal is the long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educational journal in modern China. Founded in February 1909 by 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 and published at the end of December 1948. In September 1975, Taiwan Commercial Press reprinted the whole set of "Educational magazines" under the auspices of Wang Yun-wu, known as the "King Printing Education Journal". By comparison, it is found that the photocopy is not the whole of "Education Magazine", it lacks the supplement of the original magazine, the supplement, the advertisement, the notice, the advertisement, the individual volume and even the text, as well as the trace of rearrangement. These changes have affected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the printed edition of Education Magazine. Therefore, the reprint of the old magazine must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original, and can not be arbitrarily deleted or change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excavating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non-text contents such as advertisements and advertisements in the old journals.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8JA880034)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重点项目(NJSZ07023)
【分类号】: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家熔;;陆费逵人品和创办中华书局动机考辨[J];中国编辑;2006年01期

2 杨才林;王宏伟;;民国时期生计教育诸概念析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王巧玲;王明强;;民初女子职业教育探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张运君;;晚清教科书审定原因探析[J];出版科学;2009年05期

5 周其厚;;陆费逵与《论学部编纂之教科书》[J];出版史料;2010年03期

6 曾文;应若平;;论陆费逵的生计教育思想[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7 周其厚;;中华书局与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周其厚;荆世杰;;论民国中华书局教科书之特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吴洪成;张士伟;;试论新文化运动前期职业教育思潮的兴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吴洪成;樊凯;;简论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嬗变——由“五育并举”到“四育并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宗灵;媒介与学生: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中的《学生杂志》(1914-1931)[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汤广全;自由与和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军;潘光旦人文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春鹤;民初教育团体与1922年学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宛利;中华书局企业文化研究(1912-1949)[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唐兴年;舒新城编辑出版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珍珍;民国职业教育研究(1912-1927年)[D];河北大学;2005年

5 安静;陆费逵编辑出版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张翮;1912-1949年中华书局的经营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徐波;中华民国前期中等教育观念变迁[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伟;中国近现代数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夏慧夷;陆费逵的出版思想及其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莉;陆费逵出版经营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靖瑶;;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广州近代教育的发展——以《广州民国日报》教育类广告为中心的考察[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2 江海;巧借广告剪长发[J];教师博览;2002年01期

3 李本友;《教育杂志》与《中华教育界》——教育媒体与教育发展的个案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竭诚欢迎在我社期刊发布广告[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3期

5 ;布置“看广告”作业是教育“向钱看”[J];教育;2010年04期

6 肖朗;黄国庭;;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教育杂志》作者群体的转变——基于量化的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3期

7 ;征稿启事[J];当代学生;2007年09期

8 王有亮;;《教育杂志》与我国对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早期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9 ;“疑难问题”征集启事[J];班主任;2008年06期

10 ;“疑难问题”征集启事[J];班主任;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洪成;;汉代“书馆”教材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李元华;;元代阴阳学教学内容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孙广勇;;试论教育史料的种类及来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教育领导研究》征稿启事[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张宝瑞 王思海;治一治“替考”毒瘤[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刘钟新 卢斌;透析校园非主流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李荣华 蔡世兰;中小学生消费亟待引导[N];光明日报;2002年

4 刘声;中小学教师争夺硝烟正浓[N];市场报;2002年

5 蔡可;“语文”之痛的历史映像[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李伦娥;做足“管理”这篇大文章[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何东昌;为共和国教育史研究奠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广州大学中文系 何润泉;“反作文”怎么了[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宏建;教育产业巧借东风 网站寻招洗脱寒气[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贺春兰;从无序竞争走向理性合作[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明飞;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九届会议相关文献整理及其史料价值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2 陶惠娟;《东方杂志》与民国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余丹;道尔顿制在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霞;民国时期教育方针的精神主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欣欣;80后90后大学生择偶偏好问卷编制及其择偶偏好现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鹏飞;民国时期道尔顿制实验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76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76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8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