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小学生情感能力结构模型的建构及其问卷编制

发布时间:2018-05-17 13:55

  本文选题:小学生 + 情感能力 ; 参考:《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09期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情感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尤为重要。但情感能力的建构必须依据科学的模型和测量工具,尤其要符合小学生情感能力的发展特点。本研究以文献法、内容分析和访谈法为基础建构了小学生情感能力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专家咨询、访谈和小样本测试的结果自编了小学生情感能力问卷,对成都地区316名小学生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小学生情感能力的三因素结构较为合理,自编的小学生情感能力问卷的信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
[Abstract]:The stage of primary school is the key period for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emotional abilit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develop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emotional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s.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of affective ability must be based on scientific models and measuring tools, especi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pupils' affective ability.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t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tructural model of pupils' affective ability.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interviews and small sample tests, the questionnaire of pupils' affective ability is compiled. The results of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n 316 pupils in Chengdu area showed that the three-factor structure of pupils' affective ability was reasonable, an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up to the requirement of psychometrics.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190036) 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TER2008-005)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贵鹏;五种心理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5期

2 石林;情绪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四化;李京诚;;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特异性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李雪松;黄琳;;不同情绪状态下运动员执行控制的特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耿秀芬;;思想政治工作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思考[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周庆行,苏洪,吴颖;论政府对公众情绪的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郑川;苟婷婷;龚洁;;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牟映雪;李俊杰;;初中生积极情绪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张向葵;;“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洪淑瑜;;大众传媒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4期

9 王莉华;儿科住院患儿及其父母的焦虑情绪[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5期

10 蒋重清,李勇辉;情绪理论的社会—认知观浅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随瑜;尤劲松;王哲;;中医肝脏象情绪心理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全国中医藏象研究创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利;海南毛感高地黎族的情感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杨国亮;人工心理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

4 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国亮;人工心理相关技术研究—面部表情识别与情感建模[D];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

6 姜峰;大学生团体心理干预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邢秀芳;基于同伴调节的课堂情绪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赵宇娜;网站环境特征对消费者冲动购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桥;论工读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江南大学;2010年

2 徐艳;情绪唤醒度和效价对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平原;情绪状态影响高中生远距离联想的实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启航;员工对组织变革的行为立场二元选择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甘冠蓝;儿童居住空间室内环境适应性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秋月;初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与英语学习态度之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渝;重庆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瑾佳;中学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马永华;对未成年犯监禁刑执行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张富花;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气情绪的调节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2 丛立新,靳忠良;青春期教育新探——“现代少年”课程实验[J];教育研究;1994年11期

3 郑和钧;心理教育是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J];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玲;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J];家庭医学;2003年10期

2 王峰;;肺腑之言变弥天大谎的背后[J];山东教育;2006年14期

3 李静;;浅谈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8年06期

4 刘畅;;加强爱心教育 与学生做朋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4期

5 韩布新;;关注并切实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6 苏桂香;;为了孩子心理健康,从现在做起[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7 孟四清;;全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8 郭慧;意志在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实验中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5年02期

9 陈发昌 ,骆风;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的道德状况[J];中小学管理;2002年01期

10 夏焕金 ,陈恒 ,石继相 ,韩长清;发挥期刊优势 提高宣传质量——湖北教育宣传工作会议发言摘要[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源;朱永新;;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小学生偏科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永梅;刘聪慧;张耀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共情及其与教养方式、依恋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韦官玲;任杰;;《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在小学生群体中的修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邹萍;杨丽珠;刘文;;小学生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分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戚柏荣;;一个掉队的孩子——行为偏差儿童心理辅导案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贾相忠;华明艳;;小学生心理挫折教育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戚姣姣;;不同学段学生的厌学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翟静;李国红;刘金同;陈修哲;;小学生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候跃英;;略论小学生基本品质行为的心理素质及其发展规律——关于我院小学生品质心理测验的调查报告[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诸玉新;;学校家庭合作 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春梅邋通记员 张金华;小学生和幼儿人手一份知识问答[N];三峡日报;2008年

2 赵鹏;福建不允许开除小学生[N];人民日报;2008年

3 潘秀慧;校服体检看电影财政埋单[N];温州日报;2007年

4 记者 孙铁军 通讯员 孟婧 霍素军 王如娟 朱先明;子女上学费用政府买单[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记者  赵新颜;“两免一补”惠泽56.1万学生[N];新乡日报;2007年

6 沈雅屏;首府三成小学生是农民工子女[N];新疆日报;2004年

7 郭意琳 李卫星;吉利区初中生小学生新学期全部免缴杂费[N];洛阳日报;2006年

8 南方都市报记者 田霜月;小学生7点半上学没睡好也要管[N];南方日报;2006年

9 陈晓春;小学生心理健康逾八成[N];新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王晖邋实习生 王春丽;小学生2元/天 初中生3元/天[N];河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全明;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罗桃兰;深圳市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颜德艳;小学高年级学生性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金岚;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惠;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志强;小学生性教育现存问题的归因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7 谷传华;小学生欺负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徐颖哲;小学生在与同学冲突情境下应对方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富洪;6-8岁儿童的同伴关系及社会技能训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蔡军;小学生行为问题、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01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01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7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