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符号学论纲
本文选题:符号学 + 教育 ; 参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教育学内涵的变革和创新,是由对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而来的,当"人是符号的动物"成为人的新的定义后,教育符号学就应运而生了。从符号学角度看,教育即人的符号化,是人对符号的认知、理解、掌握、创造,在这一过程中,人同时完成着对世界的符号化的把握和对自己的符号化建构。
[Abstract]: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pedagogy come from the deepening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beings. When "man is a symbolic animal" becomes a new definition of man, educational semiotics comes into being. From the semiotics point of view, education is the symbolization of human beings, which is the cognition, understanding, mastery and creation of symbols. In this process, human beings simultaneously complete their grasp of the symbolization of the worl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symbols.
【作者单位】: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6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田守花;学生主体及其发展探析[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张静;;宋词的象似性微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金科芳;;符号学视角下的英语词条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U,
本文编号:2051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5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