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消声室设计工程实例
本文选题:半消声室 + 背景噪声 ; 参考:《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年12期
【摘要】:发动机是拖拉机噪声的主要声源。为了解决拖拉机噪声问题就需要建造相应的试验设施,发动机整机半消声室就是其中一项。针对典型的工程实例,从消声室的结构形式入手,依据振动与声学原理,探讨了固体传声与振动声辐射问题,建立了一套发动机半消声室的隔振消声设计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消声室背景噪声问题。
[Abstract]:Engine is the main sound source of tractor nois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ctor noise,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the corresponding test facilities, one of which is the half noise chamber of the engine. In view of typical engineering examples, starting with the structural form of the silencing chamber,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the problems of solid sound transmission and vibration sound radiation are discussed, and a design method for the isolation and attenuation of the engine semi-silencing chamber is established. The background noise problem is solved successfully.
【作者单位】: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
【分类号】:TU244.5;TU112.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彤钰;朱晓天;;地区级综合体育馆建筑声学设计实践[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2 邹俊峰;两种感受性声波干涉的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何遵文,李在庭;强噪声中的声检测研究[J];兵工学报;1994年04期
4 张小凤,赵俊渭,王尚斌,杜栓平,胡青;水下物理目标声反射器研究[J];兵工学报;2004年05期
5 俞锫;;北京高校体育馆声学设计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彭菊生;郑立江;;引入CAE技术的消声器设计[J];北京汽车;2009年01期
7 郑为贵;李忠;;博物馆4D影院建设的探讨[J];博物馆研究;2011年02期
8 彭常贤;;声振耦合分析在冲击波测量中的应用[J];爆炸与冲击;2008年05期
9 俞孟萨,叶剑平,吴有生,吕世金;船舶声呐部位自噪声的预报方法及其控制技术[J];船舶力学;2002年05期
10 叶必朝;;某新型复合保温砌块的初步研究[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云电;余芳;;压电换能器和超声聚能器谐振频率数控修正方法[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龚永飞;王元钦;;采用近场误差策略的自由场局部有源噪声控制[A];第三届全国嵌入式技术和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俞锫;齐娜;;高校体育馆声学特性测量与分析[A];2005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魏志勇;张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垂直分布特征研究[A];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苏宏兵;张海亮;燕翔;;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声学实验室设计[A];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智敏;;TS参数与扬声器设计关系的探讨[A];2008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侯峰;师成梅;秦浩明;;喷气式飞机适航噪声预计[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炳和;吴俊;郑思仪;;非致命性次声武器及其研究进展[A];2006’和谐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梁向东;;声波的传播特性分析与噪声测量方法的改进建议[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赵海峰;金瑟;付彦峰;;居住建筑室内噪声及其控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吴艳群;拖线阵用光纤矢量水听器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金滔;热声驱动器及其驱动的脉管制冷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卢剑伟;基于噪声控制的弹性连杆机构结构—控制一体化设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5 过仲阳;环境演变中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朱革;齿轮噪声解调分析新方法及其音质主观评价体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涂虬;热声器件的寻优及其与热声热机系统的匹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钱城;厅堂音质设计中声线模拟立体角分频并行计算和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周海宾;木结构墙体隔声和楼板减振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10 刘成武;大型压缩机动力学分析与噪声预测[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琢;纤维/颗粒—树脂基层合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宗敏;高校体育馆扩声技术仿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郭克涛;基于ODEON的高校游泳馆音质控制仿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彭庆;扁平空间特征的多功能厅音质控制仿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丁宁;小麦碰撞音频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毛伟;声乐条件下舞台返听支持度优选值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7 金珍珍;大型体育馆音响系统设计[D];安徽大学;2010年
8 张鹏;电视演播室内界面造型美感与声学设计技术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余飞;乘用车消声器设计及试验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孙勤明;三叠片弯曲振动换能器性能与尺寸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松金;;谈消声室设计[J];华中建筑;1983年01期
2 周巍;吴永红;屈文俊;茹以群;;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中既有建筑室内振动隔振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S1期
3 毛东兴,王吉荣;半消声室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声学技术;1996年01期
4 王峥;《空调系统消声与隔振设计》简介[J];应用声学;2005年02期
5 梁杰;王登峰;陈书明;姜永顺;;汽车动力总成半消声室的设计与建设[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8年05期
6 梁其和;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精密级半消声室通过鉴定[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4年06期
7 蔡彪,王季卿;半消声室中离地升高声源的声场特性[J];声学技术;1996年01期
8 张春华,辜小安,陈哲京,杨伟成;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半消声室的声学设计[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8年04期
9 刘滨;;某礼堂空调系统噪声改造体会[J];暖通空调;2010年04期
10 冯旭明;胡海涛;张明;;建筑隔声实验室设计与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兆驹;王春华;赵桂贞;;商业建筑中多厅式电影院视听环境设计探讨[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彭健新;赖以升;;不同声级下的室内汉语语言清晰度[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石红蓉;周兆驹;;建筑中庭声环境调查与评价[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滨;张荷玲;张玉麟;杨冰;;关于某礼堂空调系统噪声改造的探讨[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潘凯;陈克安;陈琼;;基于混响一半消声室法的隔声测量方法[A];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宋拥民;盛胜我;;信噪比对教室语言清晰度的影响[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祝培生;王季卿;;同济大礼堂改建工程的声学设计[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宋拥民;;声压级对教室语言清晰度的影响[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9 燕翔;薛小艳;苏宏兵;;低速送风口气流噪声实验研究[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佳;范贵红;KennethP.Roy;;教室声环境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苏宏兵;中央空调噪声控制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6年
2 王海;现代住宅客厅声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冯文华;以音乐演出为主的多功能剧院音质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刘玲玲;教室声学设计及声环境的综合评价[D];广西大学;2007年
5 杨菊菊;暖通空调系统设备噪声的特性分析与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王默识;中小型会议、报告厅音质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7 汪丹颖;开放式办公室声环境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8 刘冕轩;地质博物馆4D影院室内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02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0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