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聋校低年级学生班级友伴网络建构追踪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8 16:36
【摘要】:本文采用调查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聋校三年级学生班级群体友伴网络进行2年追踪研究,以探索友伴网络的建构及发展特征。发现①三年级初期,聋生友伴网络个体中心度与个体外貌、成绩、年龄等个人特征显著相关;随年级升高该相关性逐渐消失。②聋生友伴网络中存在一个十分稳定的中心小团体,其成员在整个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③聋生班级群体中互选朋友关系呈中等程度稳定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2-year tracing study on the class group companion network of the third grade students of deaf school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ion network. It was found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grade 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individual centrality and individual appearance, achievement, age and so on.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de, the correlation gradually disappeared .2 there is a very stable central small group in the deaf companion network, and its members are in a central position in the whole network. 3. The mutual selection of friends among the deaf class group is of moderate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上海市聋儿康复中心;
【分类号】:B8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张锦涛;友伴网络结构与中学生的吸烟行为[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李萌,周宗奎;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之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杨渝川,郑淑杰,郑日昌,陈欣银,何云峰;儿童对所属同伴团体的选择和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4 周宗奎;赵冬梅;孙晓军;定险峰;;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一项2年纵向研究[J];心理学报;2006年05期

5 方晓义;不同年级青少年的友伴网络结构[J];心理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环;沈阳市聋生同伴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张锦涛;友伴网络结构与中学生的吸烟行为[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何燕;;群体社会化理论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丁浩;方双虎;;孤独感研究综述[J];大众科技;2009年06期

4 谭雪晴;;小学生关系攻击行为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5期

5 郑思明;程利国;雷雳;;高中生与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及其人际关系效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陈少华;周宗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7 李玲,张智;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过程——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新视角[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王宏伟;浅析青少年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张曦;谈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环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戴佳芮;邓冰;;1250名儿童孤独感现况调查[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晓红;初中生群体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少英;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燕;贵州壮族“杜那妞”同龄群体结构与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婷茹;肥胖与正常体重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春燕;壮族、汉族青少年友谊质量、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卢雪静;朋辈与偶像[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文婧;幼儿问题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叶玲;超常儿童适应问题、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莉莉;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同伴关系特点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文闻;流动儿童同伴关系、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包宗丽;论斑级管理中的群体效应[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泓;社会技能训练与儿童同伴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万晶晶;近十年来国外儿童同伴关系与社会技能研究进展[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陈会昌,叶子;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04期

5 覃玉宇;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6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7期

7 郭培方;群体社会化理论述评[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8 周强,杨梓;榜样影响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9 叶子,庞丽娟;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10 王争艳,王京生,陈会昌;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2期

2 张宇迪;陈呈超;;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5期

3 张颉;;聋生自信心的培养[J];社会心理科学;2002年01期

4 于素红;方俊明;王新法;;聋生和听力正常学生解决加减文字题的眼动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5 王正兰;;聋生逆反心理成因及调适探析[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6期

6 金野;宋永宁;;聋生听力状况与读写成绩及认知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3期

7 刘毅玮;冯谦;;初中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5期

8 李迎春;;中学聋生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1期

9 黄锦玲;娄星明;张文;;聋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10 顾爱玉;耳聋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对100名聋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荟中;方俊明;;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在背景知识参与下建立文本整体连贯的眼动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伟亚;方俊明;;语义倾向性和语法功能一致性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汉语复句中代词加工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英华;;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程燕;余林;;大学生“网恋”心理与行为的初步研究——对网恋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荣;桑标;;性别在儿童同伴关系理解中的内隐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杉杉;翟宏;;初中生依恋与其对应人际关系满意度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刘连沛;;汉族、维吾尔族医科大学生一般人际关系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8 赵国秋;;竞争压力与心理健康[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田录梅;张文新;王姝琼;Doran C.French;;农村独生青少年与非独生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友谊与孤独感[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钟萍;于珩;周璐;邓慧华;陆祖宏;;青少年社会支持、父母监控和自主性鼓励对其心理适应性的影响——一种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梁山特殊教育学校 邹兴桂;高年级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启示[N];学知报;2010年

2 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 是明启;“我要赢”也是心理障碍[N];健康报;2008年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 李占江博士;教你如何自我解压[N];北京日报;2005年

4 辽宁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朱贵升;爱情的排他性[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牟定县毛阳中学 胡志波;利用心理距离进行教学[N];云南经济日报;2002年

6 褚波;现阶段不宜采用绘画疗法[N];四川科技报;2008年

7 吴君强 王颂;网络综合症属于精神障碍[N];经济参考报;2004年

8 王慧君;美国:心理科医生进驻不孕症门诊[N];大众卫生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光辉;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本土化内涵、基本特点及其与同伴背景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昝飞;聋生汉字加工中语音编码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荣;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景;维、汉族青少年的友谊及其与孤独感、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魏瑞丽;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琰;榜样示范和认知系统激活对小学高年级聋生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0年

4 牛蕾;人格对大学生群体关系网络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飞;积极情绪对聋生转换加工的影响[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6 刘莉贞;盲、聋人的识谎与说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崔焕娟;吸毒者现实——理想自我差异、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李书晶;高中学生心理调适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斌;蒙汉初中生自我控制、学习适应性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芳;上海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32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32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6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