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维的变革与教育学研究的路径转换
[Abstract]: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there is a theoretical clue in the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material ontology, from material ontology to epistemology, from epistemology to existential practice. In line with the theoretical clues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pedagogy theory has gone through a similar "mental course". Today's pedagogy research show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return to the world of life has become a universal voice, academic resource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creased, formed the pursuit of academic strong complex.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魏立言;教育主体性问题论争述略(上)[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3期
2 孙正聿;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他——关于文科研究的几点体会[J];学术界;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校文;吴玲;;从历史变迁与思想分野看儿童读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聂小明;浅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3 李银慧;;从教育哲学视角窥探教师职业幸福[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罗军兵;李晓芸;;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策略[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孙大廷,杨有林;论学位的本质属性[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7 孙丽萍,邢国忠;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误区及建议[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张林学;徐艳;;中华传统文化的“求知”理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张义兵;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苏丽敏,张锐,邵华;略论奥林匹克思想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yN;;对数学教育史进行分期的新尝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孙俊三;谢丽玲;;论西方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骆东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两难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胡永友;;创业教育——促进社会、教育、个人共同发展的纽带[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国英;;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张斐;;文化传承与认同中的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周歌;;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投入现状的调查与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宇;大连市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延文;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媛媛;高校师生亲和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如智;推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响;高师民族声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艳萍;灵魂的唤醒与生存的超越[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异繁;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应对措施[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琳;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蕾;传播学范式批判与重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志平;重塑“师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迎光,孙爱珍;主体教育:物化与人化[J];教育探索;2001年11期
2 李月华;主体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3 李小红;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第六届学术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高向斌;主体教育:我国走向新世纪的一种教育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04期
5 许可峰;;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从分歧到融合[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5期
6 杨贤君;主体教育的理念[J];教育导刊;2001年13期
7 左敏,李敏;浅析教育学研究热点[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8 ;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学术讨论会在安阳市召开[J];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05期
9 ;主体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成人教育;1999年10期
10 刘春芳;主体教育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微;;中国教育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2 齐梅;;论教育理论的性质和研究方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3 焦向红;;网络教育呼唤更深刻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4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邓友超;;庄泽宣及其《教育概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赵存生;;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理论思考[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钱民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三次浪潮及未来走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李爱萍;王晓宇;;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与历史学研究范式关系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郭法琦;;古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宣小红 李德刚 谭烨 董洁 王静 王蕾 姜天海 招斯U,
本文编号:2197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9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