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冯友兰教育理念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8-12-13 01:47
【摘要】:哲学家冯友兰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客观地看到了在现代化(工业化、产业化)背景下教育的集中性、批量性和分工性,看到了现代化的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肯定了在现代化的教育中不能也不必对教师有太高的道德上的要求。他的教育为学术服务、教育独立、为学术而学术、教授治校等思想对于克服中国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左"的做法,对于教育去行政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虽然这些思想曾经遭到批判,但是,它们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Abstract]:The philosopher Feng Youlan is also an educator. He objectively saw the centralization, mass and division of labor of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sa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dern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education. Affirmed that in modern education can not and need not have too high moral requirements on teachers. His ideas such as serving for the academic, independent education, academic for the sake of learning and managing the school by professors hav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overcoming the "left" way of education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and for the education to be deadministrated. Although these ideas have been criticized, they have withstood the test of history.
【作者单位】: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柳n\;;关於“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读“封於中国近五十年教育思想进展的氃会”以後[J];人民教育;195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李曼曼;谭书龙;;试析徽州文化精神在胡适文化心理中的积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陈平原;;知识、技能与情怀(下)——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朱薇;北平教授的抉择[J];北京党史;2004年01期

5 孙冬虎,王均;近现代北京城区教育、书肆、戏曲的文化地理特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李春萍;;从“中学”到“国学”:中国传统学术的学科化路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7 余斌;;刘文典磨黑风波始末[J];边疆文学;2004年10期

8 陈迎年;道德对知识的胜利——现代新儒家思维方式论衡[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吴卫东;;哲学与人生境界——人的生存质量说之四[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许欢;;中国传统社会精英阅读景观研究[J];编辑之友;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林淳英;李存晰;;北京大学校史溯源问题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2 张颖;马建昌;;论新儒家在中国现代化追求上的困惑与尴尬[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庆刚;;1958年教育领域的“拔白旗、插红旗”运动[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4 何晓明;;学术理路与史学生态[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张海晏;;杜威的历史方法及胡适对它的诠释与应用[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孟令战;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汪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8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王喜旺;学术与教育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君辉;中国教授委员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岳丽丽;我国传统家训蕴意及其现代伦理价值[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邢婷婷;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叩问和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正超;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儒家的困局[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红敏;中国传统家训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丽峰;“六经皆史”的近代诠释及其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廖勇;论《四库全书总目·正史类》考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8 易顺;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盛淑慧;高等学校教授委员会制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温晓年;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洁;;作为教育家的冯友兰[J];成才之路;2011年04期

2 巴战龙;;中国乡村教育研究进程的回顾与评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3 王卫东;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J];中小学管理;1998年Z1期

4 梁书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心得体会[J];中国林业教育;1994年06期

5 陈至立;推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摘要)[J];学会;2002年10期

6 谷真研;;冯友兰的教育理念撷英[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7 刘安荣;;基督教与近代山西教育事业现代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谷真研;;冯友兰教育思想探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2期

9 谌娟;;冯友兰教育思想的渊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张林;论冯友兰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日程安排表[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2 ;中国教育家大会简介[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3 ;会员活动介绍[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利军;;30年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思想大讨论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周可桢;;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教育新趋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张秉平;;大力发展现代化科技教育[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7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教育与经济》杂志为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鑫华;;新中国教育四十年历史分期之我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谢家训;;中国教育经济学正经历着“科学革命”——简析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进程[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为中国教育导航[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晓霞;第二届中国教育家大会开幕[N];科技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贺春兰;背后的推力[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张春铭;“2006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揭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赵婀娜;教育,需要“中国信心”[N];人民日报;2010年

6 显峰;中国教育的“紧急状态”[N];科技日报;2005年

7 记者  翟帆;中国教育新闻网今日正式开通[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原琳;中国教育不能搞产业化[N];华夏时报;2004年

9 丁栋虹;谁“谋杀”了中国教育?[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徐光木;迎接中国教育的“民生时代”[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黄健江;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谌娟;冯友兰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苏庆华;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教师素质的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莉;二十世纪中国学习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毅;中国自由教育思想的历史追寻[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5 吴建章;试论同文三馆洋教习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关系[D];东华大学;2005年

6 曾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田雯;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秦莉;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秦毅;一个实业家对教育的思考与追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杨涛;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重建[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75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75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f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