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我国教育政策的民意表达及其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8-12-13 08:31
【摘要】:从"谁来表达"(本体论层面)、"怎样表达"(价值论层面)和"表达什么"(实践论层面)三个范畴来看,教育政策民意表达包含三个要素:教育政策民意表达主体、教育政策民意表达途径以及教育政策民意表达形式。充分的教育政策民意表达可以改善教育政策决策品质,提高教育政策执行效能,为教育政策反馈提供依据,实现多元主体、网状途径、理性而主动的教育政策民意表达。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ho expresses" (ontology level), "how to express" (value theory level) and "what to express" (practice theory level), the educational policy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includes three elements: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al policy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The educational policy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way and the education policy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form. Adequate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al policy decis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ducation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vide the basis for education policy feedback, and realize the rational and active express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public opinion.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教育政策民意表达途径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24)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1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学军;;教育政策研究的第三立场:面向政策利益相关者[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张天雪;张冉;;教育舆情研究:从兴起到有效的路径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杜霁雪;杜泓;曾星;;民主审议与政治正当性的充分实现[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小兵;王文军;;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失真的批判性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2 周伟;;我国教育政策研究路径的深化民族志方法的借鉴与运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杨道宇;;中国课程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刘荣;;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视阀下的教育政策制定[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5 王炎斌;;利益相关者视阈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生态位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0年02期

6 王海岳;管德明;;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高职教育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1年05期

7 杨道宇;;我国课程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年12期

8 李石勇;蓝满榆;;省(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外部利益相关者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9 马云;;教育舆情场域中的校长舆情领导力建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13期

10 李冬冬;;教育政策执行中的教师角色[J];当代教育论坛;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世厚;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决策中的利益集团政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4 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史伟;伯克利加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平;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执行的文化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杨悦;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多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基础强化阶段教育问题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庞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价值取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晶辉;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招生政策改革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伟;学生适应视角看民族教育政策跨文化执行[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莫瑞柏;壬戌学制的奠基、成型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毛文华;我国教育政策民意表达途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纳迪亚·奥里阿特,周叶谦;社会政策与社会研究:重启讨论[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2期

2 袁振国;政策型研究者和研究型决策者[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3 于家琦;;论民意表达渠道的“四维”评价标准和有效性分析框架[J];理论界;2010年06期

4 张庆熊;;交往行为与语言游戏:论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接纳与批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4期

5 苏振华;郁建兴;;公众参与、程序正当性与主体间共识——论公共利益的合法性来源[J];哲学研究;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我国课程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年12期

2 谢少华;试论教育政策研究分类的理论基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亚芳;苏林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综述[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2年00期

4 孙家明;李群英;;解构与建构:教育黏性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0期

5 李文长;;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政策的初步分析[J];教育评论;1993年01期

6 李军;冯大鸣;;1985~2004年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状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9期

7 李秉坤;王丹;;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政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1年02期

8 杨明权;;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的关系体系及其协调原则[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9 杨润勇;;校长角色:从政策执行者到政策参与者[J];中小学管理;2006年10期

10 王鹏炜;;陈学飞和劳凯声先生来我校作学术报告[J];当代教师教育;200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云南工商学院 刘风明;浅析民办职业培训联盟的实现路径[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2 谢少华;教育政策研究:现状及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周虹艳;教育政策研究要为教育创新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马宏建;医生的收入是否比教师低[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 吴德刚;贯彻十六大精神 开创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工作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袁振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谢少华;当今国外教育政策研究特点述要[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赖志凯;“国有民办”:促进办学还是借机涨价?[N];工人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马晖 见习记者 杜文景;教改《纲要》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10 倪光辉 杜文明;公办教师该不该有偿兼职[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倩;外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梦琪;美国教育政策研究发展变化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小丰;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二十年(1985~2004)[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平;现实关怀:教育政策研究取向[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毛文华;我国教育政策民意表达途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邵岚;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春雁;素质教育研究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随刚;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姜畅;国外科学教师教育研究现状与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文源;学校课程愿景领导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段芳芳;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及对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76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76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3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