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民族经济文化化的教育支撑
[Abstract]:In the new period, Wulingshan area takes the role of leader in the transition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ue to its gree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is the way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hich is developed, embedded and led by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Wulingshan area in the new period. However, in re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e in Wulingshan ethnic areas is weak, and ethnic education neglects the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ulture, that is, culture has not been integrated into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culture. Therefore, the future education system of "social education culture, school education socialization" will be the strong support of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is area.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西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经济文化化视角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12XMZ088) 中央高校项目“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路径研究”(12SZYTH04)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3XWD-S12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7;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松峰;;论文化产业的社会教育价值及其科学无神论实践[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2 阳金萍;石丽敏;;大众文化背景下社会育人机制的不足与完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齐义军;付桂军;;“资源诅咒”效应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J];经济学动态;2012年04期
5 李云红;周洪亮;;经济发展中的人文环境解析——以重庆为例[J];企业经济;2009年04期
6 周松峰;;文化社会教育价值及其实践自觉[J];未来与发展;2009年11期
7 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甄学宁;;森林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李志平;;景颇族山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7期
3 栗洪伟;;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4 高新才;闫磊;;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路径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11年05期
5 何伟军;刘永佶;胡芳;;政府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中的合理定位[J];改革与战略;2011年07期
6 许燕;;民族音乐资源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金莉;;加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8 周颖;杨艳红;徐泰一;;民族文化在京津沪地铁站中的表达研究[J];城市;2012年08期
9 李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文化资源转化管理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年01期
10 甘梅霞;;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北方经贸;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小英;创新得当论[D];中南大学;2011年
2 李宁;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董雪梅;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D];山东大学;2008年
4 周志彬;关于中医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郑喜淑;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田钒平;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王旭东;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云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平;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芮永锋;舟山群岛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3 吴青青;西部历史文化资源产业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4 王冲;中国特色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5 陈露;社区文化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荐洪梅;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7 张腾飞;我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高歌;曲阜市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关喜春;辽宁文化资源现状及开发方向调查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10 乔俊;地方志文化资源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会娟;赵春霞;;“资源诅咒”:青海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避开的陷阱[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年02期
2 邵帅;;煤炭资源开发对中国煤炭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资源诅咒学说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3期
3 丁菊红;邓可斌;;政府干预、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区层面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7期
4 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5 王成;;突破“资源诅咒” 促进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07期
6 李天籽;;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J];经济科学;2007年06期
7 武芳梅;;“资源的诅咒”与经济发展——基于山西省的典型分析[J];经济问题;2007年10期
8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9 李栋华;王霄;;中国省际经济发展的“资源诅咒”——基于Malmquist和面板数据的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代俊;袁晓艳;庞超;郭霞;;整体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助体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智辉;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美幸;;教育产业化评析[J];台声.新视角;2005年07期
2 李江;;教育社会化:一种概念的分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连洁;王火生;;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12期
4 马保彪;;川本社会教育化与教育社会化思想论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黄利群;社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J];普教研究;1994年03期
6 邓立波;浅谈教育的社会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7 敖碧红;;对教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思考[J];中等林业教育;1999年04期
8 张劲松;;试析网络学习资源的类型及其作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吕型伟;;教育社会化 社会教育化[J];人民教育;1990年11期
10 魏屹东;论教育的生产力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明喜;;儒学教育社会化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蒋莉;;浅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整体设计,探索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途径[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耀;甘肃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成立[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2 广东省惠州市教育局局长 范中杰;引入社会资源 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王仕新;尊重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基础[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4 吕君邋通讯员 冯波;南湖区评选出31所优秀家长学校[N];嘉兴日报;2007年
5 崔明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N];发展导报;2001年
6 ;中共南京市委 南京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教育名城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N];南京日报;2005年
7 记者 谢小曼 实习生 谢凯龙;推进均衡公平和谐教育[N];潮州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银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N];鄂尔多斯日报;2005年
9 钱力;网络教育 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10 上海大学 李向平;“灵魂”深处爆发革命[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慧;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互动德育网络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晓丽;论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机会均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云鹏;民国初期青少年社会教育研究(1912-1927)[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50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5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