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传统节日在重庆市中学生中的失落及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20-04-13 02:38
【摘要】:节日问题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拥有着很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然而,这些节日背后所包涵的文化内涵,如今却越来越被现代人忽视。特别是在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热衷于过各式各样的“洋节”,当许多人感慨春节越过越没有意思,太单调乏味的时候,殊不知传统节日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 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人类文明,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蕴含并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德育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密切相关,所以把传统节日问题与传统文化、青少年德育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就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节日问题的研究较多,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研究也很多,但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还不多见。个别研究也只是限于现象层面,而没有进行深层的理论探析。 因此,本研究选取了重庆市8所中学的8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其传统节日观的调查,反映出传统节日在重庆市中学生中的失落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1.对中国传统节日及其内涵的不了解;2.对“洋节”更感兴趣;3.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感觉日趋淡薄,中国传统节日从内容到形式对他们都不具有什么吸引力;4.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在现代社会发生了意义上的变化。对于传统节日在重庆市中学生中的失落这一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1.社会发展导致观念的变革;2.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3.中学生自身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和中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具体对策:1.从国家和社会来说,包括立法保护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引导对于文化发展多元和过节多元的正确认识,倡导文明健康的过节气氛和过节方式;2.从学校教育来说,包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节日教育;3.从中学生自身来说,就是要实践参与,身体力行。 本研究通过实践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析重庆市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态度,针对反映出来的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的失落现象,从文化和教育的视角透析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图文】:

传统节日,节日,中国传统,学生


在所调查的786人中(756人为有效人数,下面所提总调查人数均指此),只有198人能准确地说出,占总调查人数的25.19%;而多达588人竟不能准确地说出我国的五大传统节日是什么,比例高达74.8%1(参看图1)。知道腊八节、下元节、中和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只有3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83%;而多达748人不知道这些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比例高达95.1%7。还有不少学生混淆了中国传统节日和法定节日的概念,把国庆节、儿童节、劳动节、建军节、妇女节等列入中国传统节日,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混淆了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的概念,把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列入中国传统节日。图1对五大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二、学生们对“洋节”更感兴趣知道“洋节”的学生远多于知道传统节日的学生。在所调查的786人中,高

外节,对中,节日,情况


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的时间,占总调查人数的48.8%5。还发现个别学生,除了西方的节日外,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一概不知。以下是“请写出这些节日的具体时间”一题,能准确回答出时间的人数和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图。从下图2可以看出,在中外八大节日中,能准确地说出节日时间的人数和比例是“洋节”高,传统节日少,其中93.3%8的中学生能准确说出愚人节,但能准确说出端午节的仅占27.35%。图2对中外节日具体时间的回答情况对比在“你最感兴趣的节日是什么”的调查中,给出9个中外节日,要求选出4个最感兴趣的节日。根据对收回的786份有效问卷的统计,被选中的4个最感兴趣的节日依其选择人数的多少,分别是春节、圣诞节、中秋节和愚人节。虽然名列第一位的节日依然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4.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江玲娜;;关于高职生对待中西节日文化的态度的调查[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何静;幼儿传统节庆文化教育的价值与途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晨霞;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与中国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亚芳;探究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D];河南大学;2008年

4 杨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优秀道德资源的开发[D];南华大学;2012年

5 孙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5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25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