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植物学”课程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2 14:42
  数字化课程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的一种新式教学模式。"植物学"是北京林业大学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该课程由于学时少、辅助教学手段不够丰富等问题限制了课程的发展,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植物学"课程的数字化建设得以实现。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是一种将线下课堂学习与线上自主学习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它可以对学生的线上测试情况和学习行为等进行分析,弥补了MOOC的不足。因此,基于SPOC的优势,探讨了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课程数字化建设的途径:首先应明确"植物学"课程数字化建设的思路;其次,应从教学内容与手段方面加强课程数字化的建设;最后,应搭建在线教学资源平台。"植物学"课程的数字化建设给学生提供了不限时间和空间的在线学习机会,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提高了教学效果的同时,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教育. 2020,38(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内主流数字化课程的发展现状
二、“植物学”课程开展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三、基于SPOC的“植物学”课程数字化建设实践
    (一)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的数字化建设
        1.精炼教学内容,突出林业特色
        2.充实教学内容,紧跟学术前沿
    (二)课程教学手段方面的数字化建设
    (三)在线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
四、“植物学”课程数字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便于师生同步调整和改进“教”与“学”
    (三)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化视角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混合式教学的探索[J]. 万源,彭凯,彭斯俊,邓艳芳,薛琼.  大学教育. 2019(10)
[2]基于SPOC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J]. 严启荣,詹春青,田世锋,李正凯.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03)
[3]数字化课程40年发展评析[J]. 周序,黄路遥.  课程.教材.教法. 2018(10)
[4]慕课发展困境与路向[J]. 王秀丽.  江淮论坛. 2017(01)
[5]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及微视频的五大关系辨析[J]. 谢贵兰.  教育科学. 2015(05)
[6]“慕课”透视及应对[J]. 江波,王奕俊.  中国高等教育. 2014(07)
[7]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 余胜泉,陈敏.  开放教育研究. 2014(01)
[8]微课与翻转课堂浅谈[J]. 张明昕.  大学教育. 2013(23)
[9]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程数字化建设——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 唐忠海,覃静萍,李孟辉,欧阳中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 2008(05)



本文编号:3260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260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1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