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征追踪观察

发布时间:2022-10-30 13:22
  目的探讨童年期心理素质的变化趋势及其性别差异,为提升小学生心理素质提供实证参考。方法以广州中山和四川达州403名小学三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修编的心理素质问卷(儿童版)进行为期18个月的纵向追踪,共收集到4组数据。结果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呈分段线性增长趋势。在四年级上学期的发展速度较快(eta1=3.64),随后时间内发展速度趋于平稳(eta2=1.87),且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一定稳定性(r=0.61~0.80,P值均<0.01)。女生心理素质的初始水平高于男生(β=-8.98,P<0.01),然而在四年级上学期,男生心理素质的发展速度快于女生(β=3.21,P<0.05),但在随后的时间内,男、女生的心理素质发展速度趋于同步(β=0.00,P>0.05)。结论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呈现出发展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的特点,且发展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轨迹分析
    2.2 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稳定性分析
    2.3 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轨迹的性别差异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心理素质与压力认知的关系[J]. 苏志强,张大均,刘培杰.  中国学校卫生. 2018(01)
[2]早期高级认知发展与前额叶功能发育的fNIRS研究[J]. 邹雨晨,李燕芳,丁颖.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06)
[3]学校氛围与青少年学校适应:一项追踪研究[J]. 张光珍,梁宗保,邓慧华,陆祖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04)
[4]关于心理素质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思考(一)——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探讨[J]. 张大均,李晓辉,龚玲.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5]童年中晚期孤独感的发展轨迹:一项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J]. 刘俊升,周颖,李丹.  心理学报. 2013(02)
[6]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稳定性[J]. 刘少英,王芳,朱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6)
[7]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特征[J]. 刘晓华,徐改玲,甄龙,尹慧芳.  精神医学杂志. 2012(03)
[8]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问卷调研报告[J]. 张海钟,胡志军,张万里.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10)
[9]黄石市249名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J]. 田澜,曹祥勇,连昌庆.  中国学校卫生. 2004(06)
[10]论人的素质[J]. 张大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博士论文
[1]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 纪林芹.山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的修编及其特点研究[D]. 易雯静.西南大学 2010
[2]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D]. 刘衍玲.西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98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698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