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能力和热情特质的认识
本文关键词:儿童对能力和热情特质的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考察儿童对能力和热情特质的区分性认识及儿童社会认知中是否存在热情优先现象。方法:以4岁、7岁和10岁三个年龄组的共112名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法,要求儿童自由选择班内同伴作为学业比赛组员和游戏伙伴,并且要求儿童对其选择作出解释。结果:4岁组儿童已能对能力和热情特质作出区分,依据能力特质的评价选择学业比赛组员,依据热情特质的评价选择游戏伙伴,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愿意与不愿意选为学业比赛组员(游戏伙伴)的同伴的能力(热情评价)差异越来越大。4岁的儿童已经能够以热情特质相关的信息解释对游戏伙伴的选择,但尚不能主要以学业能力相关的信息解释对学业比赛组员的选择;其他各年龄组儿童均能主要以领域相关的知识对其选择作出解释。结论:4岁儿童已经能够对能力和热情特质作出区分,并且儿童对热情特质的认识早于对能力特质的认识,即儿童社会认知中存在着热情优先现象。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警察学院;
【关键词】: 能力 热情 儿童 社会认知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1040) 山东省“十二五”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资助: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近年来,社会知觉或社会判断的大量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发现,个体的社会判断包括热情(warmth)和能力(competence)两维度,其中热情维度主要涉及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方面,包括友好、真诚、欺诈、冷酷等有关个体意图的特质,而能力维度主要涉及人们实现自己社会目的可能性,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美芳;;4-12岁儿童特质识别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5期
2 张庆;王美芳;;社会判断内容的基本维度研究[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婷;管明春;刘思铭;钟茹;曲路静;杜婉婉;;嫉妒情绪的研究现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辛自强;徐啸尘;;温暖环境的人更信任吗?温度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5期
3 闫秀梅;王美芳;;3~5岁儿童特质识别中的行为频次效应和效价效应[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林立;邓赐平;;儿童对特质的理解——概念发展的视角[J];心理科学;2010年04期
5 闫秀梅;王美芳;张庆;;学前儿童特质推理中的行为频次效应[J];心理科学;2010年05期
6 张庆;王美芳;;社会判断内容的基本维度研究[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7 李辉;陈乐乐;;5岁~6岁幼儿交往学习策略新探——基于幼儿对他人特质理解的实证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年09期
8 张珊明;罗伏生;钟毅平;陈芸;;权力刻板印象及自我卷入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秀梅;自发特质联结的年龄特点、加工机制及其对外显特质判断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建国;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现实与思考[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陈多才;儿童对特质与情境交互作用理解的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3 栾子烟;道德温度:身体冷暖与青少年道德决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语芝;目标对象的权力与地位水平对社会判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蔡贞;社会认知基本维度与浪漫关系质量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雯;杨丽珠;;3~9岁儿童人格特质稳定性理解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3期
2 佐斌;张阳阳;赵菊;王娟;;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3 管健;;刻板印象从内容模型到系统模型的发展与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妍;贾林祥;;试析心理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2 张卫;关于儿童对权威认知发展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4年02期
3 陈英和;儿童社会认知的早期表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徐伟;孔令玲;;论幼儿心理理论的教育[J];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5 陈晶,佐斌,周少慧;5~16岁儿童对中国人形象的评价与喜好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6 池丽萍,辛自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过程观与结构观及其整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唐洪,张梅玲,施建农;社会认知因素对儿童有关损人者情绪归因的影响[J];心理学动态;2001年02期
8 陈t
本文编号:453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53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