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90后”大学生教育问题探析(2)

发布时间:2014-07-24 11:43

  他们耳濡目染一些新鲜事物,看到或听到的一些社会现象.能够表现出超龄的成熟。但是事实上,学生从心理上来说还是存在不少幼稚之处,“假性成熟”和社会之间存在的差异。会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而年轻的学生又往往找不到比较合适的应对方法.表现在行为上就会显得叛逆、自我。

  (四)学生自身方面学生自身的因素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作为青年人的层面。青年人的普遍特征就是偏激、活泼、叛逆、求变、寻求刺激、追求新鲜,“90后”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把享受生活当成了自己的目标。浮躁、学习不专心.缺乏团队精神等缺点也体现在他们身上:第二层面是作为大学生的层面。必须承认,在现今高考体制中。能够被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应该是各自高中学校的佼佼者,这批学生受到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宠爱。因此,“90后”大学生会比同龄人多几分优越感,多一些“骄”、“娇”之气:[6]第三层面是指“9O后”大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过程会对他们的心理特征产生的影响。他们在中学阶段是学校的宠儿,而一进人大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绝大多数同学突然发现,自己在这个新群体中非常普通,大家都差不多。这种落差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缺乏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后会满足于混同一般,就如心理学中所表  达的那样,有人遇到挫折后会选择放弃或逃避。另一种结果是还想在新的群体中脱颖而出,但如果在学业上实现不了。只能采取非学业的途径。如果这个认知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发现在“90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追求高物质生活享受、谈情说爱、奇谈怪论、个性放纵等现象就不会感到特别奇怪了。其实,这同样也是一个“90后”大学生“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上述四个角度只是一个大概的框架,四个角度的因素互相交叉.相互支撑,形成了今天我们所面对的“90后”大学生的基本状态。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128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8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