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默会知识研究:概述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09 22:09

  本文关键词:默会知识研究:概述与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默会知识 默会识知 明示知识 习得机制 概述 启示


【摘要】:默会知识理论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及其实践价值,与我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本文系统深入地分析了"默会知识"的内涵、结构、特点及其习得机制。默会知识理论对课堂教学、学习实践、职业培训具有诸多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江苏教育学院南通分院数理系;
【关键词】默会知识 默会识知 明示知识 习得机制 概述 启示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上海中小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A1120)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及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成果之一 江苏教育学院南通分院《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专项资助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人类步入开放、创新、多元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然成为推动个人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的强大力量。人类知识大致可以分为“明示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隐性知识)两类,其中绝大部分属于“默会知识”(有学者认为隐性知识约占90%)。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郁振华;;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王帅;;默会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蕴[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贺斌;祝智庭;;学习环境给养设计研究透视[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11期

5 刘梁剑;库恩范式的诠释学意蕴和默会维度[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6 张民选;专业知识显性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7 王莉芬;;默会知识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书育人;2008年15期

8 王连娟;;隐性知识概念阐释与特征分析[J];价值工程;2007年11期

9 方文敏,方运本,魏华飞;浅析知识经济时代默会知识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探索;2004年12期

10 顾泠沅;教学任务的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吕星宇;;从个人默会知识视角看教师培训的改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7 岳伟;;论关注学生快乐体验的大学课堂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韩宁;陈学宽;;大学生隐性情感诉求体系之建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陈立军;;杜威教育理论的构建、启示与反思[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3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陆;吴永忠;;对隐性知识的再认识:从知识转化到知识循环[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赵名宇;;试从一个注释来解读库恩的“范式”——论范式优先性和意会知识的相似性[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韩明华;基于情境分析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机理与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斯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滕光富;中小企业外部合作、技术创新与知识积累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晓丽;知识管理视角下Web2.0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殷少萍;“3+2”分段制学生德育工作凸显层次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陈昕;;产品设计中的视觉隐喻与交互启示[J];包装工程;2010年24期

3 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教育技术的实践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4 唐强;韩阳;;场景设计对电影美术视觉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1年12期

5 徐丽华,吴文胜;教师的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协作学习共同体[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6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李枭鹰;;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应然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5期

8 赵敏;从牛津大学的导师制看我国施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易芳,郭本禹;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10 王帅;方红;;默会知识: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新向度[J];教育评论;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贵;;试论默会知识及其教育学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年04期

2 王艳玲;;默会、识知与智慧性行动——西方多重视野中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11期

3 朱杰君,黎新军;默会知识与教育创新[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顾泠沅;教学任务的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0期

5 吴刚;论教学创新的知识基础[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蒋茵;;班主任个人知识的解构与重组——浅谈班主任默会知识[J];中学教育;2003年06期

7 黄幼岩;;默会知识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年11期

8 顾泠沅;教学任务的变革[J];上海教育;2003年18期

9 易红郡;;默会知识视阈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10 王帅;方红;;默会知识: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新向度[J];教育导刊;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东元;刘雍潜;;AECT新定义的特色与启示[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罗晓燕;;青春期,呼唤爱的辅导 一堂心理辅导课的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张铁明;;中国教育市场的特点及其启示[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曲正伟;;美国缩减班额计划的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杨艳霞;;关于陶行知社会与个性教育思想研究的调查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王文婷;高成;;“李约瑟问题”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常永才;王欣冉;;何以促进今日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美国学习研究的启示[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宝山;;欧美国家开展科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章凯;;兴趣研究对教与学的启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席咏梅;;教师家访的启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正宪;如何走上教学智慧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专栏主持人 宋晓梦;法国“做中学”项目给我们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3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教授 徐声汉;“一树百获”的启示[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张国斌;得失与启示:从“吃馄饨”谈起[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肖云;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的启示[N];广安日报;2005年

6 山东兖州一中 张允公;韩国教师城乡互换制度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4年

7 本报通讯员 韩克旺 张建军;“他山”归来谋“攻玉”[N];陇东报;2006年

8 王磊;莱芜“校校通”工程的启示[N];科技日报;2003年

9 杜连义;字典进考场的启示[N];中国改革报;2004年

10 曲正伟;纽约教育财政诉讼启示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光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z巡,

本文编号:647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47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1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