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如何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理

发布时间:2017-09-04 10:35

  本文关键词:论如何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理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 留守儿童 儿童心理


【摘要】: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关爱,他们的监护权谁来行使?受教育权如何保障?让我们用爱照亮他们前进的路程,用爱铺就他们成长的康庄大道,护佑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 汪清县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儿童 留守儿童 儿童心理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外出务工的人中,有很多人将子女留在了原籍,这就出现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儿童远离父母,缺乏关爱,疏于呵护,他们的监护权谁来行使,受教育权如何保障?这些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离婚率的升高,出现了一群单亲或无亲孩子,这些孩子有的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年06期

2 吴昌琼;;对“留守儿童”进行赏识教育[J];上海教育;2009年07期

3 仁真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J];新课程(教研);2011年05期

4 李晓平;;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陈健芷;张艳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19期

6 倪正喜;;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J];新课程(教师);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明;;和谐社会视野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2 谭艳;;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洞口县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3 王浙鑫;;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与对策——对湖南省株洲市江璜村的实证分析[J];东南学术;2009年06期

4 O@连涛;郭聪;;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5 杨会芹;张波;郭雪萍;李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2期

6 段鑫星;马亚静;刘桂智;;小组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交往不适的介入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陈路明;陶建兵;;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3年08期

8 李亚楠;;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衡水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李志凯;;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教学探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朱俊卿;;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趋势[J];教育探索;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卫华;农民子女教育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龚风华;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亚楠;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达孝;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蒲培勇;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旭坤;农村小学住校生的生活与成长[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6 唐艳云;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王璐;社会转型期城市“留守儿童”代际冲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包红玲;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冯鑫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支持小组工作方案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付玉萍;民工潮引发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之我见[J];经济师;2005年07期

6 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年03期

7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10期

8 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10 吴承红;蔡澄;邰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欣;;关注留守儿童 防范四大问题[J];农民文摘;2008年06期

2 汤素兰;;孩子们的权利[J];新湘评论;2011年02期

3 梁伟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 促进儿童快乐健康成长[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27期

4 姚淼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年11期

5 刘俊;;留守儿童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校园心理;2010年04期

6 李晓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郑银杏;;“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华章.教学探索;2008年02期

8 钟招英;黄益秀;;为留守儿童打造和谐家园[J];学前教育;2008年Z1期

9 宋振远;陈晔华;熊润频;;让“留守儿童”走出“三缺”困境[J];农家之友;2007年07期

10 孙慧玲;;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曼;;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振民;;关注我区农村留守儿童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强党的执政与改善民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叶军;;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贾勇宏;;论寄宿制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作用——基于中部三省的实证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范兴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但菲;;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影响的现场实验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邓京华;彭祖智;;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兼谈对内因动力说的总看法[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9 唐自杰;;关于儿童心理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学习潘菽教授《心理学简札》的体会[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10 王一凤;;教育要掌握儿童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庄;让每一朵花蕾都含笑绽放[N];徐州日报;2007年

2 领山邋晓敏 士奎;永年 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N];河北日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程荣东 通讯员 李国高;安陆“护蕾行动”撑起留守儿童一片天[N];孝感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王元辉邋龚永军 记者 吕扬;旬阳关爱留守儿童 爱心缺位有人补[N];陕西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全宗海邋胡向辉 文雄;崇阳成立全省首家留守儿童服务站[N];咸宁日报;2007年

6 辽源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林晓华;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建议[N];辽源日报;2007年

7 李伦娥;城里的农村留守儿童班[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蔡毓玲;谁来托起他们的“明天”[N];德州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周静邋实习生 季节;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阳光雨露[N];贵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娄辰;贵州4教师“一米阳光”托管留守儿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正云;儿童心理辅导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贾宏燕;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郗浩丽;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秀丽;学前儿童欺骗发展的研究——从心理理论视角透析学前儿童欺骗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8 尹霞云;儿童与父亲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儿童的心理适应[D];中南大学;2012年

9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涂秋元;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现实状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湛守香;对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质性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君玲;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9 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91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91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6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