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教育专制与教育暴力

发布时间:2017-09-21 15:36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专制与教育暴力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专制 教育暴力 主体性 变异


【摘要】:教育是人类最为自觉的精神活动,对人类主体性的确立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不论在极权时代,还是民主时代,都存在着教育专制和教育暴力的暗流。它破坏教育的本真,抹灭人的主体性,阻碍人类的创新发展,与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是需要不断克服的教育变异现象。
【作者单位】: 文山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教育专制 教育暴力 主体性 变异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教育过程就是帮助人控制兽性,提升人性,追求神性,不断促进人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最为自觉的精神活动,对人类主体性的确立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康德所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1](P5)正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迎光;人有选择的自由吗?[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6期

2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刍议[J];现代教育论丛;1998年02期

3 刘超良;教育中的主体性寻思[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吴支奎;试论主体性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陈雯;论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Z1期

6 谭安奎;规范性、主体性与德育价值观的辩正[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孙(韦华);;论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体验模式[J];成才;2001年05期

8 李红惠;时代背景:理解主体性教育的一把钥匙[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罗德均,李芒;基于网络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10 蓝江;主体性德育的哲学悖论[J];理论学刊;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建军;;人的主体地位的发现与教育理论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谢水芬;;试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辩证观 兼论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3 郑国铎;;对马斯洛学生主体性思想及其活动论的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潘洁媚;;探索与研究主体性学习的网络型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白先同;郭志峰;;主体性德育模式试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黄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高速通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石伏平;张新蕾;;道德与心理的整合[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君;;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成功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陈学明;;试论青少年德育中的主体性缺失[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10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炳学 何春华;主体性·效益性·艺术性[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吴桂荣;尊重学生自由出发的自由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余跃明;让课堂“活而不乱”[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江苏锡山市华庄高级中学 王惠东;“学生主体性”管理模式初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陈世珍;戒浮躁 弃肤浅 善学习 求真知[N];天津日报;2009年

6 东北师范大学 潘永兴;教育中的激励:一种教育自觉的理念[N];光明日报;2010年

7 陈伟民;人民大道现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曹中原;奇妙的角度[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曹中原;奇妙的角度[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梁惠红;抓住“五性”开展谈心工作[N];钦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兵;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振东;教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7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娜仁高娃;向“场”而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巧玲;主体性开放式动态系统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兰军;主体性教育思想视野下的学校管理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劲;论人的主体性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仇云龙;博客支持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郝中超;对教育技术学在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价值的分析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国雄;“慎独”德育意义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曹炳志;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徐海蓉;关于德育模式的理论思考[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95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95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7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