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育问责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英、美、澳三国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05 10:25

  本文关键词:教育问责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英、美、澳三国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问责 理论基础 问责实践 英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摘要】:作为一个包含财政的政治意义的概念,问责被广泛运用于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之中。受新管理主义影响,在英、美、澳三国中,传统的官僚-专业问责不断示微。表现式问责与市场问责在英国占据主导地位;美国的问责围绕高风险考试展开;进入新世纪,澳大利亚的集中化教育问责亦在发展。问责服务于何种质量追求,是思考用问责的方式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
【关键词】教育问责 理论基础 问责实践 英国 美国 澳大利亚
【分类号】:G511
【正文快照】: 在各国纷纷强调教育质量的当下,借问责的方式保障质量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中的核心概念,[1]问责在各国教育改革的具体情景中正经历着演进并逐渐与以往实践相背离。基于此,本文从回溯当前教育问责发展的背景入手,进而分析问责的概念与理据;借对英国、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玉燕;;发展我国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应注重的问题[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2 胡颖蔚;李睿;;浅谈赏识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3 孙珂;;教育问责背景下的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4 韦吉锋;;少数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性的理论基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钟志贤;;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心理学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6期

6 李永云;;体验式教育的理论基础浅析[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1年05期

7 肖菊梅;;杜威的教材观:理论基础与实践应对[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孙琼玲;任翔;;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4C/ID)研究[J];软件导刊;2011年07期

9 李煜;;论陈鹤琴教育思想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2期

10 徐猷;;“遗传信息的表达”一节的教学有感[J];生物学教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天平;;“中体西用”的思想与清末的教育宗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许可峰;;传统尊师观念及其现代转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湘萍;;中美择校研究的比较——基于问题、理论及方法的比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冯正直;范华泉;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常桂梅;;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A];河南省护理学会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暨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6 冯惠昌;;个性心理的整体性是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心理学基础[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7 雷开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理论基础[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姚家群;;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异同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辉;;审视张謇“反对读经”的教育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俞洋;;素质营养临界学说——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天明 马福迎 蒋建华 管锡基 况晨光;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靳玉乐 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罗槐 王华生 刘培涛;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崔国富 胡志坚 武镇北 舒萍;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吕达;深化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清华大学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组邋执笔人 王雯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N];光明日报;2007年

7 梁怡;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世界的变迁[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上海中医药大学 徐平;概念图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傅世侠 罗玲玲;教育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王爱胜;追寻曾经的足迹 向着未来进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斌;基于标准的学校教育问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乐毅;学校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肖e,

本文编号:976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76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8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