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价值观与实践过程

发布时间:2017-10-19 05:21

  本文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价值观与实践过程


  更多相关文章: 苏霍姆林斯基 阅读价值观 自阅读 自书写


【摘要】: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体系中,阅读理论占重要地位,并自成系统。他重视阅读的价值,认为阅读能增进学生知识并发展学生智力,而且对学习困难学生帮助尤大。苏霍姆林斯基在实践中实施他的阅读价值观,构建了完善的图书目录,特别强调学生要大量阅读国内外的经典文学作品,认为这是美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路径上,他认为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上,早期大量阅读应奠定基础,在小学中年级应培养起自阅读能力和自书写能力。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 阅读价值观 自阅读 自书写
【分类号】:G623.23
【正文快照】: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的教育力生活的指路明灯”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一生,除了卫国战争走上必须用课外阅读去为学习建立“智力背景”、打好前线那几年,始终都在从事教育工作。他1935“智力底子”,提供“后方保障”。[1]苏霍姆林斯年开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孝如;;转向学校规模问题的背后[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5期

2 周长军;;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动起来——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有感[J];黄河之声;2011年05期

3 徐建林;;家书抵万金——读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有感[J];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20期

4 刘小天;;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职业幸福[J];教学与管理;2012年30期

5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值得永存[J];教育与职业;2013年10期

6 ;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J];外国教育动态;1981年02期

7 况平和;教师的爱是打开儿童心扉的钥匙——读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J];外国教育动态;1981年06期

8 龚浩然;黄秀兰;;集体团结与统一的基础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见解[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3年02期

9 王义高;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向中国同行致谢[J];外国教育动态;1987年03期

10 李秀季;;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彦兴;;苏霍姆林斯基论听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戴方跃;;约谈家长的“一二三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4 孔繁华;王海波;;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人[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5 梁湘东;;英语教师专业成长新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6 王慧;;一个起点就是一种成功[A];2013河北省班主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余青璐;;我在课题中成长——《教师的服务意识与行为的研究》阶段研究感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8 俱爱军;;让思想之花在语文中绽放——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9 蔡春莲;;我与科研一起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曹春燕;;快乐课堂——谈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鲍东明 苏令;苏霍姆林斯基情结联结两位女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 张克昌;夜读苏霍姆林斯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占伟;马新功:做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校长[N];中国教师报;2013年

4 范金豹;苏霍姆林斯基的三个“书籍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陶继新 马新功;打造东方帕夫雷什[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李镇西;做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N];江苏教育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高靓;爱孩子是永恒的教育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影响了中国几代教育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 陆启威;用教育智慧谱写育人华章[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阿仓;教科社 引进苏霍姆林斯基素质教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程;苏霍姆林斯基品德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虹瑜;苏霍姆林斯基作文教育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惠璞;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教育思想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冬杰;诗意的智慧: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研思想[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5 郭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新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洋洋;苏霍姆林斯基论公民道德养成的劳动路径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7 宋艳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观及其当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8 吕雯慧;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研究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董婷婷;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倪寿英;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成长观及其现代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59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059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d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