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本文关键词:浅析小学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集成性课程,为小学生健全发展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大力落实,为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了优质的学习空间与机会。如何高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师群体广泛热议的话题。
【作者单位】: 邹城市张庄镇仙桥小学;
【分类号】:G622.4
【正文快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充分体现出课程改革理念及教学发展方向。但是从现有调查研究结果证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落实存在问题。基于此笔者在文中结合自我教学经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开展进行分析。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家兴;浅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教师角色[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肖融;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感[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李钰;浅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4 刘尊立;;让学生享受综合实践活动课[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年02期
5 黄智华;在活动中求乐趣 在乐趣中见真知——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3年26期
6 秦文贤,管庆锋,李轶;“闲聊”出来的探索——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资源的尝试[J];中小学管理;2004年10期
7 苏春景,毛明月;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的困难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年01期
8 管吉平;《向沙漠进军》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4年03期
9 方兴 ,王宏;《生活中的水》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纪实与评析[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4年12期
10 李凤鸣;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成长的阶梯[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4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仕琴;;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载体,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2 高梅花;;网络环境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探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伟晔;;教师如何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A];走进新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成果集[C];2006年
4 杨红;;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A];2014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汪天宝;;摸着石头过河——绩溪中学首期“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总结报告[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6 梁永锋;康娜;;中师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及实施[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小雅;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不复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胡秋香 通讯员 杨茹 陈鹏;库车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N];阿克苏日报;2007年
3 任伟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要重过程[N];中国教师报;2006年
4 杨俊丽;教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正确定位[N];伊犁日报(汉);2009年
5 记者 杨占苍;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李建平;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教”出来的[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枝江市七星台一中校长 谢文谟;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护航[N];宜昌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梁容;难点变亮点 新课现七彩[N];天津教育报;2008年
9 记者 李明慧 通讯员 杜长跃 易蓉;自治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在哈召开[N];哈密报(汉);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许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异样感觉[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燕玲;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的理论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晓光;沙河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吴琼;七年级生物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案例开发与实施[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晓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及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钟川;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的教师[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管媛辉;基于劣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红利;试论初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方绪豹;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宇;河北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浦s,
本文编号:1149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149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