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群育”之探究

发布时间:2017-11-21 12:00

  本文关键词:“群育”之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群育 内涵 策略


【摘要】:群育即群体教育,旨在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发展。学校在"群育"实践过程中,以培养学生"乐群、合群、爱群、治群、为群"良好品质为目的,突破了德育框架,构建了"群育"大课堂,深化了"群育"内涵,提炼了"大转盘""助多星""拓视听""行进录"和"群中学"等五种"群育"策略。
【作者单位】: 上海市金山区金卫小学;
【基金】:2013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B13156)研究成果
【分类号】:G622.0
【正文快照】: 群育,也称群体教育,是促进个人“群化”、社会化的教育,旨在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发展。目前,学者对群育概念有不同的解读,学校在研究过程中集各家所长,将其基本要义归纳如下:群育是群体教育,旨在达成教育于人的社会性方面的作用[1];群育注重对受教育者合群、合作共处、团队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景玉;;近代群育的肇端、发展及现代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9期

2 向春;;新加坡群育经验及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14年02期

3 陆非文;;群育—少先队活动教育的重要理念(上)[J];上海少先队研究;2013年05期

4 向春;;台湾群育的理论与实践[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 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晔华;;“群育”之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6年05期

2 武高华;;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山西青年;2016年07期

3 於天禄;马忠;;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究[J];社科纵横;2016年02期

4 邱倩倩;;对当前学校德育方法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11期

5 李立;韩志超;;浅议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2015年01期

6 周荣甲;;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张命华;;论哲学解释学视角下德育主体间的平等对话[J];教育探索;2014年10期

8 杨红波;;“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赠汪伦》诵读教学例谈[J];新课程(小学);2014年09期

9 张瑾;;高职德育课有效课堂的构建探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4年18期

10 吴广付;岳燕;;走向“教师德育专业化”之路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1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春;;群育:集体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2期

2 肖海涛;向春;;不谈毕业死而后已——涂又光终身教育思想解读[J];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莹;刘新春;;群育策略中的社会技巧在教学上的应用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 刘义甫;;“群育”思想初探[J];大众文艺;2009年23期

3 赵成志;沈贵鹏;;我国“群育”的演进及其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5期

4 向春;;中国传统群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5 赵向东;;高职院校群育的作用及实践原则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1期

6 彭秦身;;析群育的失落,唤群育归位[J];发现;2007年S2期

7 向春;;近现代群育观念的复兴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1期

8 彭莹;;香港群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5期

9 钟兴永;曹佐英;;论中国近代群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云梦学刊;2007年05期

10 向春;;台湾群育的理论与实践[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新春;赵芳芳;;罗弨重群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芳芳;罗弨重群育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2 彭莹;群育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朱亮宁;我国高校群育实施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10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210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7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