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儿童:教师的核心课程能力
本文关键词:研究儿童:教师的核心课程能力 出处:《江苏教育研究》2016年Z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要实现新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必须把研究儿童作为教师课程能力的核心素养。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开展的儿童研究关注儿童的学习需求、学习旨趣、学习思维和学习发展,研究的途径与策略是:通过课前分析研究儿童学习起点,通过课堂观察捕捉儿童学习状态,通过课后分析评价儿童的学习结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研究儿童:教师课程能力自主建构的行动研究”(B-a/2011/02/069)成果。课题主持人:钱坤南、朱芝兰
【分类号】:G622.3
【正文快照】: 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界掀起了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的热潮,试图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即课程理解、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但是,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仍然会感到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发现“以生为本”停留在概念和形式上,教学效率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二庆,马云鹏;教师素质是成功实施新课程的关键[J];教育探索;2005年11期
2 赵永磊;;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曹科岩;龙君伟;;论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角色和任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10期
4 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5 吴孝松;李年春;;课程整合与优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6 耿秀丽;;论教师课程能力的结构模型及提升方略[J];天中学刊;2008年06期
7 耿志涛;胡晓蓉;;优质园评估呼唤教师的课程能力——学前教师课程能力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8 陈世滨;;学校课程选题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学与管理;2009年22期
9 刘静波;王娜娜;;校长课程领导:内涵、困境和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1期
10 王会亭;;近十年来我国教师课程能力研究评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希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素质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郑国锋;;浅谈新课标下课程整合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周君雅;;培育课程能力 凸现学校课程的地方特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任清红;罗康武;杨天会;;子课题总结报告⑤ 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相互关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5 钱坤南;;校长课程领导力不足的成因及提升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和学新;学校课程开发呼唤课程制度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崔允o7;校本课程本土化的积极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崔允o7邋何珊云;亟需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审议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肖林元 李亚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要做哪些“功课”[N];中国教育报;2014年
5 姜堰市第二中学 董健;创新教师发展机制 提升实施新课程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田保华;教师即课程[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沈峰;为课程建设提供专业支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钱小龙 汪霞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借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课程能力建设的国际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崔允o7;校本课程有哪些开发类型[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姜堰市第二中学 董健;创新教师发展机制 提升实施新课程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世红;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佳;论职业教育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治高;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耿秀丽;论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D];河南大学;2009年
3 何玉凤;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文;校长课程领导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桂萍;徐州市H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6 鲍春雨;美国生涯集群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红岩;大陆语文新课标与港澳台相关课程文件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王大芳;论教师即课程开发的主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史丽晶;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海;课程理念的反思与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33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33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