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北京市芳古园小学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1 16:27

  本文关键词: 芳古园小学 体育舞蹈 特色课程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而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来展现,即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最终是通过符合教育思想理念的课程来实现的。因此,课程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核心要素,课程内容的合理性、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水平以及教育效果的优劣。随着现代社会的全球化发展,文化的多元化,人才的创新化等特点,迫切需要中国的教育探索一条改革之路,教育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是学校的变革,而建设特色学校是学校变革也是教育变革的时代选择,特色课程建设则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要素。特色课程建设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对课程的要求,而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实施打破了课程由国家统一制定,严格规划的格局,为各级各类学校创设符合地域特点、地方特色的课程提供了创新平台。教育部关于“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为体育特色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强化特色,创设品牌”是北京市芳古园小学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在“精微中求博大”理念指导下,遵循学校发展目标,探索学校特色课程开设成为学校教师经常思考的主要问题。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休闲类艺术体育项目,融时尚性、休闲性、娱乐性于一体,具有雕塑形体、规范行为、提升修养、促进健康等效能,其项目特点符合芳古园小学“强化特色,创设品牌”的发展要求。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开设可以成为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创建丰富内心世界最简捷的途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综合素质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极为符合素质教育前提下学生的发展需求。本文运用文献、调查、个案、行动研究等方法,对芳古园小学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应遵循的原则、课程设计流程、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实施以及效果评价等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为:(1)北京市丰台区芳古园小学体育舞蹈特色课程设计应在遵循“目标模式”的课程设计流程基础上,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学生成长需求以及学科发展需求对课程的多元化要求。(2)在对芳古园小学办学理念、学校区域特点、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座谈会和专家访谈法设计了体育舞蹈特色课程方案,包括指导思想、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并通过行动研究法对课程设计方案进行实践和修正。(3)通过行动研究逐步进行课程实施,逐步解决和确定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分配、课时时数、保障条件、学习评价等诸多要素的要求。(4)从学生学习、家长态度、同校教师发展、运动竞赛成绩、社会认可、学校领导态度等多方面对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考察,认为体育舞蹈课程在芳古园小学已经具有一定的普及程度,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领导和社会的认可,已经具备了成为芳古园学校特色课程的条件,课程设计和实施获得了一定的效果。(5)建议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的完善芳古园小学体育舞蹈特色课程方案,使之更加科学化、体系化和效果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文钢;浅论全民健身与体育舞蹈[J];体育函授通讯;2000年01期

2 ;体育舞蹈[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0年03期

3 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陈道裕,胡泓,郑建岳;体育舞蹈与书法艺术[J];体育文史;2001年02期

5 崔小梅,高晖;体育舞蹈的发展及其在高校教学的开展教学[J];体育学刊;2001年03期

6 江芸,郑鸿;浅谈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J];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7 袁勤,李岳峰,刘雪勇;音乐与体育舞蹈爱好者的关系[J];怀化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8 崔小梅,高晖;试探体育舞蹈美[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宋文利,于泉;浅析影响体育舞蹈健康发展的原因[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曲艳华;张宝东;;论在学生中开展体育舞蹈的重要作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少博;;体育舞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意义[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亚娟;;上海市体育舞蹈培训点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勇;;体育舞蹈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任奇红;吴东方;;我国体育舞蹈选手五种气质类型特征的初步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任奇红;吴东方;;我国体育舞蹈选手性格特征的初步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周志鹏;崔宗祥;栾天峰;;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风险因素的评估与对策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7 刘少博;;我国体育舞蹈国家队运动员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杨楠;;体育舞蹈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杨珏;韩甲;;体育舞蹈运动员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吴东方;东伟新;;小康社会潮流健身方法的特征与体育舞蹈项目趋向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赫鹏冲;体育舞蹈舞动春城[N];长春日报;2006年

2 卢苇;体育舞蹈大奖赛为中国带来了什么?[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陈元;河南省体育舞蹈公开赛闭幕[N];河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卢苇;品尝原味体育舞蹈盛宴[N];中国体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彭玉来;我市体育舞蹈迈向普及化专业化[N];廊坊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李铮 王圣志;一个老师一间房,拉起横幅就办体育舞蹈班[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体育舞蹈:观赏与竞技的完美结合[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静;体育舞蹈赛场显中国势力[N];中国体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孟刚;振兴体育舞蹈还需跨过几道坎[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吕爽 本报通讯员 杨海涛;德州体育舞蹈第一人[N];德州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娟;体育舞蹈对女性中老年人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美;重庆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成思亮;北京市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现状及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魏丽;体育舞蹈在河南省俱乐部中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5 杨洋;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6 王光;广西城市少儿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亮;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黄志刚;论体育舞蹈的审美教育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倩;我国体育舞蹈竞赛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高思越;南京、成都城市体育舞蹈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03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503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1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