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构建传统“节日课程”:为儿童留下中华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18-03-03 21:12

  本文选题:文化记忆 切入点:价值共识 出处:《中小学管理》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有一位著名的民俗学家曾经说过,"时间线性流逝,节日就像这条直线上的刻度;有了度量,生活才有意义。"中华传统节日历经时间的磨洗,带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记忆,延续着中华民族跳动的脉搏。那么,如何维系传统节日这个民族文化记忆"活的灵魂"?又该为传统节日注入哪些新内涵,使其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价值共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以"小学
[Abstract]:There is a famous folklore who once said, "time goes by linearly, festivals are like scales on this straight line; with measurements, life is meaningful."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go through the grinding and washing of time. With the val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cultural memory,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pul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So, how to maintain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memory "living soul"? What new connotations should be injec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so that they can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inheriting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densing the consensus of value? In recent years, "Primary School", Cuihua Road Primary School, Yanta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
【基金】:2015年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名师工作室课题“小学‘传统节日'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MSKT151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平原;;《西安: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序言[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12期

2 连连;;历史变迁中的文化记忆[J];江海学刊;2012年04期

3 麦惠芳;;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J];青少年日记;2006年12期

4 曹保顺;;激活文化记忆[J];中学生;2008年03期

5 ;永远的文化记忆[J];英语沙龙(实战版);2013年05期

6 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邵培仁;;地方的体温: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沈宁;;伦敦华人社群的身份认同——从文化遗产与文化记忆的角度分析[J];民族学刊;2014年03期

9 仲富兰;;古镇文化记忆保护路径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10 党大恩;儒生、封禅和泰山文化记忆的形塑[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2 郝苏民;;十字路口上的困难抉择——寻觅无文字民族语言保护与文化生态、文化记忆、社会发展的阐释[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著名作家 王蒙;守望老北京的文化记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2 焦廷勤;重视文化记忆抢救工程[N];承德日报;2006年

3 王雪冰;文化记忆与节日遗产保护[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黄适远;以“文化记忆”实现文化成长[N];哈密日报(汉);2012年

5 王福州;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意娜;文化记忆[N];中国经营报;2012年

7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编辑 徐佳和;不要让文化记忆旁落他乡[N];东方早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吴晓杰;首个老年节,延续“文化记忆”[N];光明日报;2013年

9 李揽月;城市别割裂文化记忆[N];安徽经济报;2004年

10 李可;元宵节: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符号[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娜;女性自觉与文化记忆:《玲珑》杂志“妇女”栏目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2 石浩;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D];兰州大学;2015年

3 张欣;文化记忆理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刘想想;论约翰·巴斯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记忆”美学[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唐金菊;文化记忆在影像中的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潇;王硇村:乡村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7 张洁;东海岛屿文化记忆的恢复与重建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

8 李青峰;文化记忆下的黄帝及其现代价值[D];兰州大学;2008年

9 聂宁;论大尝祭中的文化记忆[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张润;记忆与身份[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562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562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8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