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敬业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小学教师 + 教师敬业度 ; 参考:《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探明小学教师敬业度的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是有效提高其敬业度的基础。本研究结合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特点,构建了小学教师敬业度影响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对模型及假设进行了验证与修正,并对小学教师敬业度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的角色扮演及其教学自主性、工作多样性、事务的琐碎性与繁复性等工作特征影响到教师对组织的归属感及其参与程度,也影响到教师对本职工作的态度及其行为表现。(2)组织氛围、组织制度对小学教师敬业度没有显著影响,但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教师的组织敬业度,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影响到教师敬业度和职业稳定性。(3)家庭因素对小学教师的敬业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组织敬业度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Abstract]:To find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egree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ngagement is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heir engagement effectivel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model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ngagement. The model and hypothesis are verified and modified by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egree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ngagement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role play, teaching autonomy and job diversity. The trivial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work affect the teachers'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ir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and also affect the teachers' attitude towards their own work and their behavior.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ng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but these factors will affect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engagement. The family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ngagement, and also on the organizational engagement.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基金】:2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1YJA880133)
【分类号】:G6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卢乃桂;王丽佳;;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性与教师责任[J];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2 卢纪华;陈丽莉;赵希男;;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与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1期
3 张宁俊;朱伏平;张斌;;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21期
4 郝天侠;;高校教师组织支持感、组织情感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唐芳贵;彭艳;;工作家庭冲突、控制感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6期
6 汤舒俊;;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9期
7 王永丽;何熟珍;;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跨文化视角[J];管理评论;2008年05期
8 邓子鹃;;工作家庭冲突、工作效能感与工作生活质量——基于苏北268名高校女教师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绍辉;吉林省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郭涛;高校教师敬业度影响因素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德森;;职业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应对策略测评量表的研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邓子鹃;林仲华;;国内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研究述评[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02期
3 李晓;;探析情景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6期
4 林忠;鞠蕾;陈丽;;工作—家庭冲突研究与中国议题:视角、内容和设计[J];管理世界;2013年09期
5 王立岩;张薇;张海茹;;基于工作家庭冲突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6 孙维;王怀明;;家长式领导与员工敬业度:领导公正感的作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周碧华;刘涛雄;;组织承诺与最优激励[J];公共管理评论;2013年02期
8 王丽平;韩二伟;黄娜;;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敬业度的跨层次影响——基于组织嵌入和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黄昱方;钱兆慧;;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理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11期
10 王震;宋萌;王崇锋;许灏颖;;道德型领导对下属反馈规避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管理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继红;赵璧全;王玲;;绩效管理认知对高校中层干部敬业度影响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谭佳玲;蒋建武;沈派敏;;“家文化”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工作-家庭平衡的作用机理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3 黄海艳;苏德金;;非正式网络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琳;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奚玉芹;人—组织匹配感知:维度结构及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D];东华大学;2012年
3 刘祯;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陈诚;企业导师指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从奎;组织气氛与员工反馈寻求行为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于春杰;职业使命对离职倾向和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7 王茜;职业成长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8 周国强;员工职业信用行为及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9 杨长虹;人际网络信息影响对工作投入的作用机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王婷;企业一线员工体面劳动感知的意义构建及对敬业度的影响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乐功;高校教师人格、应对方式及组织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雯;男性监狱警察工作家庭冲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谭迪明;农村初中教师时间管理与职业倦怠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高彩霞;高校辅导员工作家庭冲突对其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5 白云峰;特殊环境下军人心理与生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6 刘锡丹;高原高寒、干旱沙漠环境军人心理疲劳及干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7 张小文;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8 蔡晓雨;工作期待与家庭守望的执着与困惑[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锡栋;企业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归因方式及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苗雨;多维疲劳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在军队基层医护人员中的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新发,宗琴珍;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曾晖;赵黎明;;酒店服务行业员工敬业度特征与绩效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蔡永红,林崇德;绩效评估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叶泽川;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6 房国忠;孙杏梅;杨雪;;高校教师综合绩效评价系统设计[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3期
7 王丽平;关燕云;;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夏茂林;;美英两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比较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9 邓子鹃;林仲华;;国内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研究述评[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02期
10 马义飞,赵蓓;单阶段和多阶段激励博弈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盛;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的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杨新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刘仁义;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周春燕;复杂性视阈中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云献;高校组织气氛及其与教师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庞鹤峰;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查淞城;企业员工敬业度结构建模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周新霞;高校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邢海军;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霍苑渊;员工敬业度的构成维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姚丰桥;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刘洋;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林志远;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江珏s,
本文编号:1823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82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