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抗日根据地在通学桥小学的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18-07-22 10:14
【摘要】:正抗战时我家住在江苏省海安县海南区的周家庄。这里是抗日根据地游击区,驻海安、立发桥、葛家桥等据点的日伪军常窜到这里抢掠,新四军地方武装——区游击连和武工队也常到这里寻机打击敌人。我家附近的一所学校因战火停办,只有两处私塾,1943年我就到离家8里多路的通学桥小学读书。那里是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环境较为安定,海南区党政军机关常驻,小股日伪军不敢轻易进入骚扰,只有大规模的"清乡"、"扫荡",敌伪军才敢进入,而且心惊胆战,不敢长驱而入,害怕遭到新四军的打击,因为他们吃过几次苦头。我和一位伙伴同到通学桥上学,他读
[Abstract]: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my family lived in Zhoujiazhuang, Hainan District, Haian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This is the guerrilla area in the anti-Japanese base area. Japanese puppet troops stationed in Haian, Lifa Qiao, GE Jia Qiao and other outposts often come here to loot and loot, and the New fourth Army's local armed-district guerrilla companies and martial arts units often come here to seek opportunities to attack the enemy. A school near my home was closed because of the war. There were only two private schools. In 1943, I went to Tongxuqiao Primary School, 8 miles away from home. It is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anti-Japanese base area, with a relatively stable environment, the party, government and military organs in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Hainan are resident, and a small number of Japanese puppet troops dare not easily enter into the harassment. Only by "clearing the countryside" and "sweeping" on a large scale, can the enemy and puppet troops dare to enter, and they are afraid to fight. Afraid to drive in, afraid to be hit by the New fourth Army, because they have suffered several times. I went to school with a partner at Tongxue Bridge. He read
【作者单位】: 中共海安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分类号】:G62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刚;论开明士绅与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公益活动[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李伟中;论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及其意义[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杨青;抗日根据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其重要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林志彬;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根据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5 付建龙;;论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实践及其现实意义[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高晶;;关于抗日根据地教育特征的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7 刘晓丽;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纺织运动[J];晋阳学刊;2005年03期

8 刘娜,孙洪波;试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民主化建设[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林子秋;;论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林文泰;;论抗日根据地党的民主执政方式[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生;李岩;刁筠寿;葛正基;;和含抗日根据地的统一战线工作情况[A];铁流:新四军统一战线工作专辑——新四军统一战线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徐蓬;;浅述随南抗日根据地在鄂豫边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3 王晓鸣;杨乃伦;;向岩对开创天汉抗日根据地的贡献[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4 吴遵文;;试述天汉湖区抗日根据地的公安保卫工作[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5 谢国雄;;浅谈汉川抗日根据地的国民教育[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6 胡逢林;;民主政府爱人民——襄河抗日根据地保护人权略论[A];地方革命史研究——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十堰会议和咸宁年会专辑[C];2000年

7 陶勤;;浅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统一战线工作[A];黄桥战役史新探——纪念黄桥战役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夏珊;;在茅山抗日根据地的日子[A];老兵话当年(第一辑)[C];2001年

9 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选举与文化的复归[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董江爱;;山西抗日根据地的村政改革[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N];新华日报;2005年

2 ;冀热辽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3 ;皖江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4 ;湘鄂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5 叶成林;抗日根据地政府提高农民经济地位的措施[N];光明日报;2000年

6 曲建;抱犊崮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功绩和地位[N];联合日报;2010年

7 张亚俊;《左权抗日根据地史料丛书》喜添新作[N];晋中日报;2010年

8 陈明新;试述抗日根据地交通邮政机构发行邮票的性质[N];中国集邮报;2011年

9 赵秀山;尖锐程度不亚于军事战线[N];中国财经报;2005年

10 记者 黄朝晖;我市隆重举行公祭烈士活动[N];鄂州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德廷;抗日根据地肃奸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润民;战争·革命与吕梁山区社会之演变[D];山西大学;2007年

3 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元栋;沂蒙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孙志彬;论抗日根据地的人权保障[D];山东大学;2008年

3 蒋红丹;抗日根据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莉莉;群众组织与抗日根据地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罗朝晖;山西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与乡村社会的重构[D];山西大学;2005年

6 朱心明;抗日根据地治理会道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江平;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D];湘潭大学;2006年

8 杨丽s,

本文编号:2137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137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8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