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家庭背景对小学课堂师生冲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5-29 04:20
【摘要】:师生冲突是课堂互动的基本形式,通过问卷调查,探析学生的家庭阶层、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对小学课堂师生冲突的引发、冲突强度与冲突结束时师生关系的影响。冲突主要是由学生违纪所引发,来自社会底层比来自社会上层的学生违纪严重;其中来自农民阶层的学生违纪尤为严重,但是其师生冲突强度却较低,冲突结束时其师生关系亦最佳。来自直系家庭比来自完整核心家庭的学生违纪严重,但是他们的冲突形式与冲突功能的差异并不显著。由隔代教养比由父母教养的学生违纪严重,由隔代教养的学生冲突形式亦最强。家庭背景对小学课堂师生冲突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差异是其违纪差异的根源,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是其冲突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教师权威观的变迁是冲突结束时其师生关系差异的关键。
[Abstract]:Teacher-student conflict is the basic form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s' family class, family structure and upbringing style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the intensity of conflict and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t the end of the conflict. The conflict is mainly caused by students violating discipline, and it is more serious for students from the bottom of society than from the upper echelons of society to violate discipline. Among them, the students from the peasant class violate discipline especially, but the intensity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low, and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also the best at the end of the conflict. Students from direct families violate discipline more seriously than students from complete nuclear families,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conflict forms and conflict functions. The students raised by intergenerational upbringing are more serious than those raised by their parents, and the conflict form of students raised by intergenerational upbringing is the strongest.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amily culture and school culture is the root of the difference in violation of discipline, and the difference in family upbringing pattern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of conflict intensity. The change of the view of authority of family teachers is the key to the differenc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t the end of the conflict.
【作者单位】: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小学师生冲突形成机理与纾解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463)的成果
【分类号】:G6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永兵;如何避免师生冲突[J];发明与革新;2002年08期

2 刘忠,张秀萍;幽默——师生冲突的缓兵之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6期

3 李英荣,李随成;高校师生冲突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丁敏;师生冲突的文化因素探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姜勖;从社会学角度审视师生冲突[J];引进与咨询;2003年01期

6 田国秀;试析师生冲突的含义、类型及其特征[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6期

7 王建军,邹红;师生冲突的分析及其管理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6期

8 任干;解决师生冲突“五忌”[J];教学与管理;2003年16期

9 田国秀;师生冲突的含义、类型及特征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7期

10 丁静;关于师生冲突中教师行为的案例研究[J];教师之友;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冬梅;;中学师生冲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师生冲突解决策略的中介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张艳丽;余红芬;孙凤琼;;浅谈中专学校师生发生冲突的原因、影响及对策[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吴剑;;齐抓共管 携手共建安全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李云吾;让师生冲突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N];天津教育报;2007年

2 张惠钰;如何化解师生冲突[N];苏州日报;2013年

3 杨双全;中小学师生冲突有何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成长指导师 董成权;师生冲突背后的教育真相[N];中国教师报;2014年

5 本报评论员 尹平平;“升级版”师生冲突折射师道尊严式微[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晏佳伟;争议军训[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嘉玮;师生冲突及其化解策略之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文霞;中职学校师生冲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蒲勃;师生冲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4 林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课堂师生冲突的现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义萍;中学师生冲突的归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丁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海丹;师生冲突的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红光;高中师生冲突现象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雯雯;教育伦理学视角下的师生冲突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琼;师生冲突问题研究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87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487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9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