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的难度分析——国际比较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9-08-01 12:47
【摘要】:基于文献分析、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本研究从内容广度(C1)、内容深度(C2)、习题难度(E)三个维度构建了小学数学教科书难易程度的数学模型N=0.2C1+0.5C2+0.3E,并应用该模型对中、日、韩、新、美、英、法、德、俄、澳10国有代表性的12套小学数学教科书的难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为:中国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综合难度居第5位,内容广度居第7位,内容深度居第6位,习题难度居第5位。研究表明,中国小学生数学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不是数学教科书过难,而是其他因素所致。从保障中国小学生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学素养来看,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可适当增加数学知识量,保持现有的知识教学要求和习题难度不变,同时进一步突出数学知识引入的抽象过程,增加探索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
[Abstract]: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mathematical model N=0.2C1 0.5C2 0.3E for the difficulty degre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from three dimensions: content breadth (C1), content depth (C2) and exercise difficulty (E). The model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difficulty of 12 set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represented by 10 state-owned countries in China, Japan, South Korea, Singapore,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France, Germany, Russia and Australi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difficulty of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ranks fifth, the content breadth ranks seventh, the content depth ranks sixth, and the difficulty of exercises ranks fifth.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xcessive burden of mathematics lesson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is not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but to other facto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suring that Chines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ve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mathematics literacy,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can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amount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keep the existing knowledge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exercises difficult unchanged, and further highlight the abstract process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troduction and increase exploratory and open mathematical problems.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赣南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理科教材国际比较研究(小学数学)”(课题批准号:AHA120008)研究成果之一。课题负责人为宋乃庆,主要参与人员有姚纯青、杨新荣、张广祥、黄燕苹、鲍建生、于波、李忠如、张辉蓉、杜文久、金美月、巩子坤、夏小刚、张廷艳、李光树、朱福荣、魏林、康世刚、陈祥彬、孙卫红、朱乃明、邝孔秀、蔡庆有等80余人
【分类号】:G6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史宁中,孔凡哲,李淑文;课程难度模型:我国义务教育几何课程难度的对比[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6期

2 教育对重庆经济发展贡献研究课题组;温涛;彭智勇;许洪斌;宋乃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重庆的证据[J];改革;2009年05期

3 鲍建生;;中英两国初中数学期望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9期

4 黄甫全;对中小学课程难度灰色模型GM_s(1,1)的探索[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年10期

5 朱福胜;宋乃庆;;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研究——基于重庆市四区县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家辉;徐宝芳;;海峡两岸“人口与城市”课程难度的定量比较[J];地理教学;2011年10期

2 林向阳;周红妹;;三种版本《运动生理学》教材课程难度的静态比较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周红妹;林全国;林向阳;;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适应性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4 王健萍;邵光华;;中美数学教材例习题比较——以“对数、指数函数”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3年20期

5 杨宛芸;;中美初中地理教科书学习目标难度比较研究——以“天气与气候”为例[J];地理教学;2014年05期

6 周银珍;;利辛县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4期

7 张莉;董婕;;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难度的静态定量分析——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J];地理教学;2014年07期

8 刘艳丽;;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的模式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4年20期

9 黄丽虹;;浙教版数学教材的适应性调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10 林向阳;周红妹;;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教材难度设计的定量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田;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文贵;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辅;上海与美国加州小学数学期望课程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运保;我国初中物理学生辅助用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何穗;上海、加州两地化学课程内容的微观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定强;初中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廖晓衡;互动与联动: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陈燕;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桂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刘松林;高职课程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彬;普通高中数学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翔;对中职学生三角函数错误类型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胡晓婷;高中数学教材中三角函数内容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霍雨佳;中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付靖雯;三套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模块)内容属性的比较[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邱红娜;中新初中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钰婷;两套高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晓晓;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红霞;高中数学新旧教科书立体几何部分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严雪梅;教育发展的伦理审视[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明玉;饶从满;;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建构与公民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 何向东;;关于西部公民人文素质的现状调查[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3 黄甫全 ,王晶;课程难度刍论[J];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04期

4 黄甫全;关于课程难度阶梯的初步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张盛仁,雷万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投资效率分析[J];教育与经济;1998年04期

6 袁利平;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和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比较[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12期

7 谈松华;“短缺教育”条件下的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公平与效率[J];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8 袁克敏,李道申;面向新世纪 树立新形象——黑龙江省公民素质状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J];学术交流;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朝霞;王鑫;;专业英语教材建设——从《建筑经典读本》谈起[J];文教资料;2006年13期

2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谭晓洪;林晨;;二号航站楼设计出图的节点进度和内容深度的分析[A];上海空港(第11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姚轩杰;凤凰传媒将与PPTV进行内容深度合作[N];中国证券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九诗;中英初中数学教科书难易程度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21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521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2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