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文化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数学素养、推动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施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教学实践的现实需要。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数学文化与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在当前数学教育中对数学文化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数学文化的教学实践尤为欠缺。而且现有的相关文献中,有关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刻画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并给出有效激发或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建议,为今后数学文化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混合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首先,通过查阅、梳理相关文献,厘清数学文化、数学学习兴趣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接着,根据已有研究中数学学习兴趣的构成要素与维度,结合专家、教研员及一线教师意见,编制出本研究中的测量工具,通过预测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反复修改并形成最终的研究工具;然后,选取了重庆市3个区县中的4所不同办学条件实验学校的620名4-6年级小学生为样本进行测评,同时对部分教师、学生进行访谈;又采用Excel2013、SPSS21.0、AOMS21.0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以及影响大小,进而给出相关建议。本研究在对实验班进行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时,主要从与教科书相配套的《数学文化读本》、《数学文化丛书》以及其他课外相关材料中选取教学素材。因此,本研究采用了《数学文化读本》中对数学文化界定,即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维、数学意识、数学事件等的总和。而通过文献研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界定及其内涵,主要反映在情感、知识、价值、投入四个方面。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数学文化有助于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且对学习兴趣的各指标均有积极的影响。数学文化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均值比普通班学生高0.42,数学文化班自我感知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比例比普通班高6.5%。(2)数学文化有助于改善‘随年级升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减退或停滞’这一现象。普通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总体水平与年级呈显著负相关;而数学文化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水平情况为五年级六年级四年级,且四年级与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3)数学文化有助于缩小不同性别学生在数学学习兴趣上的差异。普通班的男生和女生在数学学习兴趣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数学文化班的男生和女生在数学学习兴趣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个别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数学文化有助于缩小不同区域学生在数学学习兴趣上的差异。普通班不同区域间的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性差异,均值相差0.24,且在各个指标上都有显著性差异;数学文化班不同区域间的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值相差0.12,但仅在部分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基于对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建议:(1)进一步加强对数学文化的重视,增添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文化内容;(2)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数学文化,减轻教师教学负担;(3)联系生活实际,将严谨性和灵活性相结合;(4)多途径开展数学文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期盼。因为国内外有关数学文化对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定量研究几近空白,所以本研究试图在进行此方面的探索。但由于时间能力等有限,且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控制、样本的分布与数量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希望在日后的研究中能加以弥补,并做更进一步的探讨与深入研究。
【图文】:
20图 4-1 研究思路图3.3.2 研究方法基于本研究问题的特征,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法、混合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与比较研究法。(1)文献法文献法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并力图寻找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1]本研究通过对“数学文化”“数学文化素养”“兴趣”“趣味”等相似或上下位概念视为同范畴主题词,将“影响”“价值”“作用”与 “测量”“测评”“评价”等视为同范畴主题词,主要在中国知网 CNKI 学术期刊和硕博论文数据库,[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49.

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及分析素分析目的在于对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的理合程度检验。即测量一个因子与相对应的指结构效度验证的常用方法。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来验证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数据,运用 AMOS21.0 统计软件对小学生各拟和指数结果见表 4-5,验证性分析结果表 4-5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量表验证性因素分df χ2/df RMSEA NFI AGF87984.036 0.071 0.905 0.92, RMSEA 的值为 0.071(<0.08); GFI 值为0);CFI 值为 0.922(>0.90);由此表明,小学良好,,表明此模型简单清晰。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昌根;宋乃庆;;我国数学文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02期
2 郭萌;王宁;;在家庭教育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探索——基于《小学数学文化丛书》的应用[J];数学教育学报;2015年04期
3 杨豫晖;吴姣;宋乃庆;;中国数学文化研究述评[J];数学教育学报;2015年01期
4 杨叔子;;数学很重要 文化很重要 数学文化也很重要——打造文理交融的数学文化课程[J];数学教育学报;2014年06期
5 涂阳军;何旭明;;学习兴趣测量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01期
6 顾沛;;数学文化课的探索与启示——写在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十周年[J];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02期
7 何旭明;;西方关于兴趣的界定与分类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4期
8 黄秦安;;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相关概念的辨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9年04期
9 董毅;;走出严密的数学 激发学生的兴趣[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年07期
10 刘咏梅;刘军;廖云儿;;关于数学文化的几个问题的哲学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英;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刘丽琼;4-6年级学生语数学科兴趣量表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葛耀君;体育情境兴趣量表(PESIS)中文修订版的信度与效度验证及其应用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
2573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57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