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2 18:15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利于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复杂的任务,最完美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已经意识到在教育中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家庭与学校合作育人。目前,小学家校合作已广泛的应用于孩子教育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小学家校合作在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而农村地区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差,家校合作面临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对此问题进行深究,探求促使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实施的良策,对于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发展,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在众多学者对家校合作研究的基础上,以农村Z小学为个案,通过发放问卷对Z小学的教师和家长进行深入了解,并与Z小学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以佐证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基于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Z小学大部分家长和教师已有合作意识,在思想上已开始重视合作。但由于学校、家长、社会及学生四方面的影响,家校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不足;二者合作内容贫乏、方式单一、协同能力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详细条文规定;家长委员会体系不完善...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家校合作的研究综述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2.国外研究概况
3.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1.社会资本理论
2.重叠影响阈理论
3.责权统一理论
4.家庭缺失理论
三、Z小学家校合作现状调查
(一)Z小学概述
(二)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三)Z小学家校合作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1.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层面
2.家长和教师在家校合作的实施层面
3.本校家校合作的规章制度
4.本校家长委员会的建立与运行情况
四、Z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析
(一)Z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不足
2.家校合作内容贫乏
3.家校合作方式单一
4.家长和教师在协同方面力有所逮
5.家校合作规章制度不完善
6.家长委员会体系不健全
(二)影响Z小学家校合作的成因探析
1.“引领者”影响家校合作的开展
2.“合作者”影响家校合作的推动
3.“辅助者”影响家校合作的进展
4.“受益者”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
五、优化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路径
(一)政府加强对家校合作的重视
1.提高家校合作宣传力度
2.加大对家校合作的投入
(二)家长和教师共同构建多元化的合作内容
(三)家长和教师合力推进多样化的合作方式
1.创新家长会形式
2.开展家访活动
3.创建网络交流平台
4.采用家校联系手册
(四)学校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相关培训
1.指导家长加强学习,增进自身知识与能力
2.引导教师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素养和技能
(五)学校完善家校合作的规章制度
(六)学校健全家校合作相关组织体系
1.设立家校合作委员会
2.完善家长委员会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父母的智慧之爱促家校合作[J]. 束屹. 基础教育参考. 2019(02)
[2]小学阶段家校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研究[J]. 刘芳. 甘肃教育. 2018(14)
[3]农村学校中的家校合作:本质、意义与策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验与学校经验的统一[J]. 卢俊勇,陶青.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6)
[4]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J]. 刘宇佳.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3)
[5]学校教育公平的另一种途径——家校合作[J]. 王冰雨. 教育现代化. 2018(07)
[6]美国家校合作的背景、效果和启示[J]. 刘筱亦,李福灼. 教学研究. 2017(06)
[7]APP平台技术下的小学家校合作[J]. 闫佳坤. 教学与管理. 2017(23)
[8]家校共同体的内涵、特征及建设[J]. 魏同玉,李祥文. 教学与管理. 2017(19)
[9]中国和墨西哥家校合作比较研究[J]. 高红菊,陶生魁. 教育评论. 2016(12)
[10]调动家长参与积极性:形成由配合到合作的教育合力[J]. 位涛. 教育探索. 2016(11)
硕士论文
[1]小学家校合作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D]. 徐玲娇.扬州大学 2018
[2]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 付姗姗.延边大学 2018
[3]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合作的调查研究[D]. 唐丽霞.苏州大学 2017
[4]英国小学家校合作的实践及启示[D]. 陈晓芳.鲁东大学 2017
[5]基于网络社交工具的小学家校合作研究[D]. 林小芬.上海师范大学 2017
[6]协同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 张茂.重庆师范大学 2017
[7]小学家校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瑜.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8]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朱丽娜.南京师范大学 2017
[9]农村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 薛静.河北大学 2016
[10]山西省偏关县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 顾玉飞.山西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59613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家校合作的研究综述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2.国外研究概况
3.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1.社会资本理论
2.重叠影响阈理论
3.责权统一理论
4.家庭缺失理论
三、Z小学家校合作现状调查
(一)Z小学概述
(二)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三)Z小学家校合作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1.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层面
2.家长和教师在家校合作的实施层面
3.本校家校合作的规章制度
4.本校家长委员会的建立与运行情况
四、Z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析
(一)Z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不足
2.家校合作内容贫乏
3.家校合作方式单一
4.家长和教师在协同方面力有所逮
5.家校合作规章制度不完善
6.家长委员会体系不健全
(二)影响Z小学家校合作的成因探析
1.“引领者”影响家校合作的开展
2.“合作者”影响家校合作的推动
3.“辅助者”影响家校合作的进展
4.“受益者”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
五、优化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路径
(一)政府加强对家校合作的重视
1.提高家校合作宣传力度
2.加大对家校合作的投入
(二)家长和教师共同构建多元化的合作内容
(三)家长和教师合力推进多样化的合作方式
1.创新家长会形式
2.开展家访活动
3.创建网络交流平台
4.采用家校联系手册
(四)学校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相关培训
1.指导家长加强学习,增进自身知识与能力
2.引导教师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素养和技能
(五)学校完善家校合作的规章制度
(六)学校健全家校合作相关组织体系
1.设立家校合作委员会
2.完善家长委员会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父母的智慧之爱促家校合作[J]. 束屹. 基础教育参考. 2019(02)
[2]小学阶段家校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研究[J]. 刘芳. 甘肃教育. 2018(14)
[3]农村学校中的家校合作:本质、意义与策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验与学校经验的统一[J]. 卢俊勇,陶青.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6)
[4]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J]. 刘宇佳.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3)
[5]学校教育公平的另一种途径——家校合作[J]. 王冰雨. 教育现代化. 2018(07)
[6]美国家校合作的背景、效果和启示[J]. 刘筱亦,李福灼. 教学研究. 2017(06)
[7]APP平台技术下的小学家校合作[J]. 闫佳坤. 教学与管理. 2017(23)
[8]家校共同体的内涵、特征及建设[J]. 魏同玉,李祥文. 教学与管理. 2017(19)
[9]中国和墨西哥家校合作比较研究[J]. 高红菊,陶生魁. 教育评论. 2016(12)
[10]调动家长参与积极性:形成由配合到合作的教育合力[J]. 位涛. 教育探索. 2016(11)
硕士论文
[1]小学家校合作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D]. 徐玲娇.扬州大学 2018
[2]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 付姗姗.延边大学 2018
[3]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合作的调查研究[D]. 唐丽霞.苏州大学 2017
[4]英国小学家校合作的实践及启示[D]. 陈晓芳.鲁东大学 2017
[5]基于网络社交工具的小学家校合作研究[D]. 林小芬.上海师范大学 2017
[6]协同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 张茂.重庆师范大学 2017
[7]小学家校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瑜.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8]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朱丽娜.南京师范大学 2017
[9]农村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 薛静.河北大学 2016
[10]山西省偏关县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 顾玉飞.山西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59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5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