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民国小学教材中的慈善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4 11:05
  民国(1912-1949),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教育领域也出现了革新。慈善教育作为革新的重要部分,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民国小学教材增添了慈善教育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对博爱、人道、奉献等慈善理念,红十字会、孤儿院等慈善教育机构以及慈善家的慈善事迹的相关介绍。这些慈善课文的增添不仅有利于公民完整人格的养成,而且逐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慈善人士,进一步推动了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国慈善教育的思想渊源以及慈善教育出现的时代背景。其次以民国小学教材中的慈善课文为素材,从慈善理念、慈善机构以及慈善活动三方面探讨了民国慈善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归纳总结了民国小学慈善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并且论述了其对当今基础教育改革、慈善事业发展和慈善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国时期慈善教育出现的背景
    第一节 慈善教育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广泛流传的慈善思想
        二、西方积极涌入的慈善理念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相关政策的颁布
        一、教育政策的建言
        二、教育宗旨的争鸣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三节 民国的社会状况及慈善教育的近代化需求
        一、动荡的社会环境
        二、慈善教育的近代化需求
第二章 民国小学教材中慈善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慈善教育与慈善理念
        一、恻隐之心
        二、博爱之心
        三、人道主义理念
        四、扶弱恤贫理念
    第二节 慈善教育与慈善机构
        一、红十字会
        二、聋(盲)哑学校
        三、孤儿教养院
    第三节 慈善教育与慈善活动
        一、力行公德,推己及人
        二、捐资兴学,广行公益
        三、教养并重,慈善有术
第三章 民国小学教材中慈善教育的功能及启示
    第一节 民国小学教材中慈善教育的主要功能
        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形成慈善理念,发展慈善事业
        三、丰富教材内容,促进教育发展
    第二节 民国小学教材中慈善教育的历史启示
        一、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二、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42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742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c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