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融入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6 02: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至此,各地区积极开展农耕文化节、农耕文化展览等活动,社会各界掀起一股“农耕文化热”。而早在2014年,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就已明确了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各地区中小学开始积极探索农耕文化课程资源,将农耕文化融入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而农耕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发展现状如何?农耕文化主题研学旅行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本文选取武汉市和宜昌市的四所小学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农耕主题研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根据调查和分析,主要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农耕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农耕文化以及研学旅行课程相关概念界定与论述。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农耕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包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创新道德教育形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利...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研学旅行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课题
2. 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
3. 农耕文化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成为热门课程
(二)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农耕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情况
2. 国内研究综述
(四)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一、农耕文化以及研学旅行课程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 研学旅行的相关概念界定
(二) 农耕文化的相关概念
1. 农耕文化的内涵
2. 农耕文化的分类
二、农耕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意义
(一)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二) 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三) 创新道德教育形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四) 利用研学课程形式,传承活态农耕文化
三、农耕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农耕文化融入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1. 访谈的目的及对象
2. 访谈问题设计
(二) 农耕文化融入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现状分析
1. 样本学校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目的
2. 样本学校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频次
3. 样本学校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内容及形式
四、农耕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经验以及问题和成因分析
(一) 样本学校农耕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的经验
1. 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开展特色农耕研学
2. 结合实践体验活动,实行品质农耕研学
(二) 农耕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农耕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频次不够
2. 研学旅行课程中农耕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
3. 研学旅行课程中农耕体验性活动不足
(三) 农耕文化研学旅行课程问题的成因分析
1. 舆论宣传不足,课程实施力度不强
2. 农耕研学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不足
3. 农耕文化资源利用浅层化
五、农耕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提升策略
(一) 加强宣传培训与开发,确保农耕研学课程实施
1. 加强学校舆论宣传,转变教师农耕观念
2. 加强农耕内容培训,提高教师农耕素养
3. 依托政府机构及院校,开发精品农耕研学课程
(二) 挖掘农耕文化课程资源,丰富农耕研学课程内容
1. 挖掘农业遗产地及场馆资源,开发农耕历史研学课程
2. 利用民间艺术文化习俗,开发民俗文化研学课程
3. 挖掘乡村本土农耕资源,探究特色农耕研学课程
(三) 创新研学旅行活动形式,重视农耕文化体验性
1. 深入乡村田野,增加农耕体验性活动
2. 利用农耕研学基地,增设农耕体验性项目
3. 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古代农耕场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49584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研学旅行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课题
2. 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
3. 农耕文化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成为热门课程
(二)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农耕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情况
2. 国内研究综述
(四)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一、农耕文化以及研学旅行课程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 研学旅行的相关概念界定
(二) 农耕文化的相关概念
1. 农耕文化的内涵
2. 农耕文化的分类
二、农耕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意义
(一)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二) 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三) 创新道德教育形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四) 利用研学课程形式,传承活态农耕文化
三、农耕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农耕文化融入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1. 访谈的目的及对象
2. 访谈问题设计
(二) 农耕文化融入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现状分析
1. 样本学校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目的
2. 样本学校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频次
3. 样本学校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内容及形式
四、农耕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经验以及问题和成因分析
(一) 样本学校农耕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的经验
1. 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开展特色农耕研学
2. 结合实践体验活动,实行品质农耕研学
(二) 农耕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农耕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频次不够
2. 研学旅行课程中农耕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
3. 研学旅行课程中农耕体验性活动不足
(三) 农耕文化研学旅行课程问题的成因分析
1. 舆论宣传不足,课程实施力度不强
2. 农耕研学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不足
3. 农耕文化资源利用浅层化
五、农耕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提升策略
(一) 加强宣传培训与开发,确保农耕研学课程实施
1. 加强学校舆论宣传,转变教师农耕观念
2. 加强农耕内容培训,提高教师农耕素养
3. 依托政府机构及院校,开发精品农耕研学课程
(二) 挖掘农耕文化课程资源,丰富农耕研学课程内容
1. 挖掘农业遗产地及场馆资源,开发农耕历史研学课程
2. 利用民间艺术文化习俗,开发民俗文化研学课程
3. 挖掘乡村本土农耕资源,探究特色农耕研学课程
(三) 创新研学旅行活动形式,重视农耕文化体验性
1. 深入乡村田野,增加农耕体验性活动
2. 利用农耕研学基地,增设农耕体验性项目
3. 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古代农耕场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49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74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