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统编语文教材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6 00:50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首次用“口语交际”教学代替“听说”教学,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层面强调口语训练也是帮助学生建构个体言语的有效途径。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都把识字和阅读教学作为重点,忽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处于课堂教学的边缘地带。2017年9月,统编语文教材在上海小学正式投入使用。这套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强调语文学习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联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特别设置了口语交际模块,突出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一时期的口语交际教学,是对他们口语交际能力和交际素养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的重要学习阶段。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将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统编教材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教学实...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满足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
        (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实践的需要
    二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四 研究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
        (二)行动研究法
第1章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1“口语”的界定
        1.1.2“交际”的界定
        1.1.3“口语交际”的界定
        1.1.4“口语交际教学”的界定
    1.2 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1.2.1“口语交际”教学和“听说教学”的区别
        1.2.2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
    1.3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访谈调查
        1.3.1 访谈对象的确立
        1.3.2 访谈提纲的设计
        1.3.3 访谈结果的分析
    1.4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分析
        1.4.1 对口语交际教学课时安排不足
        1.4.2 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缺乏钻研
        1.4.3 忽视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
        1.4.4 缺少具体可行的评价指标
第2章 统编教材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分析
    2.1 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2.1.1 我国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2.1.2 统编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2.2 统编教材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分析
        2.2.1 口语交际的话题类型及功能
        2.2.2 口语交际话题的课堂活动方式
        2.2.3 单元教学主题下的口语交际话题
第3章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
    3.1 重构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体系
        3.1.1 梳理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训练要点
        3.1.2 挖掘阅读教学中的相关语言材料
    3.2 设计多样化的口语交际活动
        3.2.1 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口语交际情境
        3.2.2 创设与口语交际教学相关游戏活动
        3.2.3 引入与口语交际活动相关的故事
    3.3 渗透多种形式的方法指导
        3.3.1 适当补充相关概念性知识
        3.3.2 借助思维导图,丰富口语交际话题
        3.3.3 结合阅读教学,迁移交际方法
        3.3.4 进行主动反思,明确交际习惯
        3.3.5 提供方法指导,降低学习难度
    3.4 有效落实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课堂评价
        3.4.1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及时性评价
        3.4.2 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评价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08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808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d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