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责任边界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31 21:34
家长和教师越来越能够意识到家庭和学校合作是促进教育发展、家庭幸福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但家校合作在实践的过程中并非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其中由于家长和教师双方责任边界模糊引发的家校合作方面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相关政策文本虚化了家长和教师的责任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在组织边界的视角下,家长和教师间的社会边界和心理边界相对是松弛的,物理边界相对是严格的。当前家长和教师间的社会边界主要表现为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期待不一致、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责任履行不到位。家长和教师间心理边界表现为意识层面的“接受”,行为层面的“拒绝”、功能不一致,话语指向不对等、互惠互利,利益均衡。家长和教师间物理边界表现为教师“抢占”了家庭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家长的资源成为学校教育的“百宝箱”。因此,为促进家校顺利合作,明析家长-教师之间社会边界、心理边界、物理边界三维边界十分必要。在社会边界层面,教师的附加责任要“有组织的舍弃”、加强和完善家庭教育立法厘清家长责任边界、家长和教师之间保持持续的沟通和相互的信任。在心理边界层面,人们要降低家长和教师的角色期待,给予生命关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志同道合”。在物理边界层面,家长与...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1.研究目的
2.实践价值
3.理论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1.边界的相关研究综述
2.家校合作的相关研究综述
3.家校合作中责任边界的相关研究综述
(1)教师责任边界的研究综述
(2)家长责任边界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一、政策文本:家长-教师责任内容的规定
(一)家长-教师责任的应为内容
1.家长责任的应为内容
2.教师责任内容的可为
(二)家长-教师责任的禁止内容
1.家长责任的禁止内容
2.教师责任的禁止内容
(三)本部分小结
二、现实情境:家长-教师责任内容的执行
(一)不约而同:选择性的合作
(二)共同的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
1.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有限
2.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
(三)缺位与越位:跨界的流动
1.学校教育的越位
2.家庭教育的缺位
(四)本部分小结
三、三维边界理论及其适用性
(一)三维边界的概念
1.社会边界:同一性、人际间的信任度
2.心理边界:个体理解特定事物的特定术语或符号
3.物理边界:时空、资源
(二)三维边界的适用性探究
(三)本部分小结
四、家长-教师责任的社会边界
(一)家长-教师的教育期待不一致
(二)家长-教师的教育责任履行不到位
(三)本部分小结
五、家长-教师责任的心理边界
(一)“相敬如宾”:意识层面的“接受”,行为层面的“拒绝”
(二)“针锋相对”:功能不一致,话语指向不对等
(三)“群策群力”:互惠互利,利益均衡
(四)本部分小结
六、家长-教师责任的物理边界
(一)教师“抢占”了家庭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二)家长的资源成为学校教育的“百宝箱”
(三)本部分小结
七、反思
(一)社会边界层面
1.教师的附加责任要“有组织的舍弃”
2.加强和完善家庭教育立法厘清家长责任边界
3.家长和教师之间保持持续的沟通和相互的信任
(二)心理边界层面
1.降低家长和教师的角色期待,给予生命关怀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志同道合”
(三)物理边界层面:家长与教师空间和资源上的合作关键在“同行”与“同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826044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1.研究目的
2.实践价值
3.理论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1.边界的相关研究综述
2.家校合作的相关研究综述
3.家校合作中责任边界的相关研究综述
(1)教师责任边界的研究综述
(2)家长责任边界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一、政策文本:家长-教师责任内容的规定
(一)家长-教师责任的应为内容
1.家长责任的应为内容
2.教师责任内容的可为
(二)家长-教师责任的禁止内容
1.家长责任的禁止内容
2.教师责任的禁止内容
(三)本部分小结
二、现实情境:家长-教师责任内容的执行
(一)不约而同:选择性的合作
(二)共同的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
1.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有限
2.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
(三)缺位与越位:跨界的流动
1.学校教育的越位
2.家庭教育的缺位
(四)本部分小结
三、三维边界理论及其适用性
(一)三维边界的概念
1.社会边界:同一性、人际间的信任度
2.心理边界:个体理解特定事物的特定术语或符号
3.物理边界:时空、资源
(二)三维边界的适用性探究
(三)本部分小结
四、家长-教师责任的社会边界
(一)家长-教师的教育期待不一致
(二)家长-教师的教育责任履行不到位
(三)本部分小结
五、家长-教师责任的心理边界
(一)“相敬如宾”:意识层面的“接受”,行为层面的“拒绝”
(二)“针锋相对”:功能不一致,话语指向不对等
(三)“群策群力”:互惠互利,利益均衡
(四)本部分小结
六、家长-教师责任的物理边界
(一)教师“抢占”了家庭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二)家长的资源成为学校教育的“百宝箱”
(三)本部分小结
七、反思
(一)社会边界层面
1.教师的附加责任要“有组织的舍弃”
2.加强和完善家庭教育立法厘清家长责任边界
3.家长和教师之间保持持续的沟通和相互的信任
(二)心理边界层面
1.降低家长和教师的角色期待,给予生命关怀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志同道合”
(三)物理边界层面:家长与教师空间和资源上的合作关键在“同行”与“同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826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826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