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诚信网络的特征及其对诚信教育的启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诚信网络的特征及其对诚信教育的启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研究
【摘要】:小学生班级内同伴关系对学生诚信品德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社会网络分析法出发,以某小学三年级某班的诚信网络分析为例,阐述了班级内同伴诚信关系网的基本特征:性别不构成影响班级内同伴诚信关系的重要因素;是否在班级中任职和个体诚信观发展水平是影响班级内同伴诚信关系的两个较为重要的因素。据此,在诚信教育中,教育者应该重视不同性别学生在诚信表现方式方面的差异性,进而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诚信观发展水平较高学生的示范引导作用;着力在班级中构建一个完整的有较强诚信教育功能的诚信关系网络。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小学生 同伴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 诚信教育
【分类号】:G621
【正文快照】: 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社会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群体间交往应当遵循的重要行为准则,是个人优秀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当代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品德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跃辉;关于社会诚信观的哲学认知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吕佳;重树大学生的诚信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张钦;传统诚信观的现代际遇及其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黄娟;诚信:公平实现的道德基础[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唐建伟,谢惠英;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解析与对策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6 赵庆杰;诚信的形上设定与制度供给[J];人文杂志;2004年06期
7 郝晓娟;关于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几点思考[J];沧桑;2005年05期
8 陈承财;;中国现实诚信观探讨[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郑少珍;;传统诚信观与现代诚信观内涵之辨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王彬;;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的特殊性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维利;;诚信观的构成及其对诚信教育的启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2 杨同卫;;诚信与好的市场经济[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日光;;诚信的困惑与对策[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彩霞;;诚信与现代社会[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海夫;;传统诚信观的现代重塑[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桂勤;;传统诚信观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价值透视[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彩霞;;诚信——伦理道德与社会繁荣[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杜仕菊;陈功;;中国传统诚信观及其对当代廉政建设的功用研究[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9 张胜;;恪守诚信与社会发展[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10 胡庆;;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冯冲 申五才;临汾市诚信建设促进会成立[N];发展导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晓琳;高举诚信旗帜 建设和谐临汾[N];临汾日报;2011年
3 本报评论员;以“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统领“诚信大连”建设[N];大连日报;2014年
4 吴潜涛 赵爱玲;诚信与诚信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王泽应;大力加强高校诚信教育[N];光明日报;2004年
6 王泽应;论诚信[N];光明日报;2004年
7 记者 张骁骏;努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N];陇东报;2005年
8 许 光;诚信与法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郭元沐;树立诚信观[N];四川日报;2003年
10 徐锐 黄进 宋金萍;从“诚信问卷”看大学生诚信现状[N];新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论诚信观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田义双;诚信场域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07年
4 丁建凤;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鹏;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法制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6 周广军;诚信行为传导的统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李玉琴;经济诚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谢衡晓;诚信领导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李霁;诚信与中国患医关系的重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姚景照;生产型民营企业组织诚信价值观: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进;中西方诚信观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徐巍;中国传统诚信观的当代传承与转型[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文婕;社会主义诚信观践行路径探究[D];江南大学;2015年
4 王可;大学生诚信概念的隐喻表征及明暗隐喻对诚信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张月晖;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初中生诚信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静;普通高中生诚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范根平;政务诚信建设的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黄慧;康德诚信观与马克思诚信观之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9 王彬;和谐社会目标下的诚信体系建设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陶知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51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75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