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5:16
本文关键词: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 统计 概率 数学课程标准 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策略
【摘要】:2011年国家颁布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将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目前,国内对小学“统计与概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问题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研究的比较少。因此,该研究将试图在这些面做些有意义的尝试。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小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现状,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研究分为量化和质化两个阶段。量化阶段,采用教师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归因。质化阶段,运用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对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常态课和优质课进行课堂观察和分析,以此补充说明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教学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教学准备方面。教师在此领域备课难度较大、农村教师在处理教材方面有较大困难、教材分析不够全面和具体、选取的情境不是很好;第二,教学实施方面。主要表现为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不容易、不知道如何组织第二学段的教学活动、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数学交流;第三,教学反思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常采取机械训练的方法、缺乏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思考的意识。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缺乏“统计与概率”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的相互影响以及教师教龄、学历对教学的影响。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的教学策略为:在教学准备方面,丰富和完善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在教学实施方面,从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练习的设计以及多媒体的有效使用方面提出详细的建议;在教学反思方面,通过具体的步骤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并成为科研型教师。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统计 概率 数学课程标准 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5
- 第1章 引言15-30
- 1.1 研究的背景16-19
- 1.1.1 数据与信息是公民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16-17
- 1.1.2“统计与概率”的开设是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17-18
- 1.1.3 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需求18-19
- 1.2 核心名词界定19-22
-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22-25
- 1.3.1 研究的内容23-24
- 1.3.2 研究的意义24-25
- 1.4 研究的思路25-28
- 1.4.1 研究的计划25-26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26-28
- 1.5 论文的结构28-30
- 第2章 文献综述30-61
-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31-33
- 2.2 统计与概率发展简史33-39
- 2.2.1 统计发展简史33-36
- 2.2.2 概率发展简史36-39
- 2.3 小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与要求39-48
- 2.3.1 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39-44
- 2.3.2 小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44-46
- 2.3.3 小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求46-48
- 2.4 国内外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48-58
- 2.4.1 国外关于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研究进展48-51
- 2.4.2 国内关于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研究的现状51-58
- 2.5 文献评述58-60
- 2.6 小结60-61
- 第3章 研究设计61-80
- 3.1 研究的目的61-62
-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62
- 3.3 研究方法的选取62-64
- 3.3.1 调查法63-64
- 3.3.2 案例研究方法64
- 3.3.3 质的研究方法64
- 3.4 研究工具的说明64-72
- 3.4.1 调查问卷65-66
- 3.4.2 访谈66-67
- 3.4.3 教学案例67-72
- 3.5 研究的理论基础72-78
- 3.5.1 皮亚杰的儿童认识发展阶段理论72-73
- 3.5.2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73-74
- 3.5.3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74-76
- 3.5.4 建构主义理论76-78
- 3.6 研究的伦理78-79
- 3.7 小结79-80
- 第4章 调查研究80-145
- 4.1 调查的目的80
- 4.2 调查的过程80-81
- 4.3 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81-82
- 4.4 调查的结论82-142
- 4.4.1 调查的结果82-131
- 4.4.2 访谈的分析131-142
- 4.5 小结142-145
- 第5章 教学案例与分析145-189
- 5.1 统计图表的教学案例145-158
- 5.2 平均数教学案例158-167
- 5.3 可能性教学案例167-183
- 5.4 教学案例的启示183-188
- 5.4.1 常态课教学案例的启示184-185
- 5.4.2 优质课教学案例的启示185-188
- 5.5 小结188-189
- 第6章 统计与概率教学策略探讨189-213
- 6.1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准备189-193
- 6.2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实施193-210
- 6.2.1 统计图表的教学策略194-200
- 6.2.2 平均数的教学策略200-204
- 6.2.3 可能性的教学策略204-210
- 6.3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反思210-212
- 6.4 小结212-213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213-234
- 7.1 研究的结论213-228
- 7.1.1 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足214-217
- 7.1.2 优质课的教学特点217-220
- 7.1.3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策略220-228
- 7.2 研究的反思228-231
- 7.2.1 研究对教师和学校的意义228-230
- 7.2.2 研究的不足230-231
- 7.3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231-232
- 7.4 结束语232-234
- 参考文献234-237
- 附录A 教师问卷调查表237-240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240-241
- 附录C 佛兰德尔斯语言互动分类表241-242
- 附录D 语言互动分类频次统计表242-243
- 附录E 教师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243-244
- 附录F 提问类别频次统计表244-245
- 附录G 课堂练习目标层次统计表245-246
- 附录H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246-247
- 附录I 课堂教学照片247-24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248-249
- 致谢249-250
本文编号:861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86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