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主义的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教育
本文关键词:社群主义的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社群主义立基于共同体,重视共善责任,主张国家优先于个人而存在,强调社群、集体及文化等对个人存在的影响。个体归属一定的政治社群,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根基,成员资格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是社群主义国家认同观的主要特征。社群主义崇尚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视为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美德,期望通过积极参与实践的教育方式,培养公民的爱国行为和爱国情操。不仅如此,社群主义还始终坚持一种拒绝中立形式、理智的爱国主义教育观。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国家认同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取向及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EA1100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社群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后产生的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政治思潮之一,它具有反对个人主义的特征,倾向于文化、集体、制度和人类关系等存在的重要性,并且重视爱国、忠诚、团结、信任、互惠等价值,这些核心理念造就了别具一格的“个人—国家”关系图像、国家认同观及爱国主义教育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3 王小娟;;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建构公共领域的可能性[J];今传媒;2012年07期
4 朱彩霞;;试析公民意识概念之维[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5 贾中海;个人与社群——马克思主义对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批判与超越[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6 王海波;王文生;刘龙材;;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7 程关松;;现代法治文明元叙事中的社群主义修辞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屈婷;;论麦金太尔的政治合法性思想[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史献芝;刘建明;;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国家观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10 刘星显;;自由主义的契约论证成[J];法制与社会;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秦越存;;现代性伦理危机与西方共同体主义的困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秦越存;;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践哲学进路[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杨伯溆;;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和本土传播:跨国公司的介入及其影响[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李洋;;民主实验和新闻改革——美国公共新闻事业思想评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清玉;芦洋;;职业道德与职业群体的建构——以吉林市出租车群体为个案[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6 吕燕平;;社群与族群[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7 周山东;;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亚文化特征分析——基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视角[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2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3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郑绍红;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公共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卢永凤;社群主义视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何继龄;传统人生礼仪仪式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施向峰;现代政治道德的内在理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潘从文;我国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刘越;社会建构论视阈下组织冲突的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亮;复数的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琛;罗尔斯的基本自由优先论:原则与论证[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怡悦;亲属容隐立法的类型化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余庆创;基于村民自治的乡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焉晓琳;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中康德哲学的因素[D];辽宁大学;2011年
6 董圣滨;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1年
7 董兰梅;《莫娜在希望之乡》中莫娜的身份追求[D];兰州大学;2011年
8 刘冰;当代社群主义兴起与公民性品格塑造[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刘大先;文化群落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多元化[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10 梅文娟;恢复性司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洪英;;社群主义自我观的理论结构及其现实关照[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2 王泽;;社群主义及其现实意义评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张文喜;在社群主义的叙述逻辑及问题意识背景中的“自我”[J];求索;2002年01期
4 顾肃;评社群主义的理论诉求[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5 周立;泰勒的社群主义思想[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吕川;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全球政府与社群主义[J];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03期
7 王双喜;社群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程立涛,曾繁敏;社群主义与集体主义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何霜梅;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群主义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10 寇东亮;德性优先于权利——对社群主义伦理的一种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张静;;“社区建设”的不同涵义[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丁东红;异军突起的社群主义[N];学习时报;2004年
2 张旺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群主义视野下的国际关系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高灵;《监守自盗》:关于金融海啸的审问和反省[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4 杨阳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操作定义与碎片采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书评人 徐友渔;应对劣质译著亮红灯[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彭国翔(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儒学: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7 康健;从权利伦理到公益伦理[N];学习时报;2000年
8 肉唐僧;摆脱自由主义窘境[N];中国经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袁洪英;当代社群主义自我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张知干;社群主义法律观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李先桃;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天上;社群主义权利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宁乐锋;民主政治及其认同根基[D];南开大学;2009年
6 李虎;自由、法律和制度稳定性[D];复旦大学;2003年
7 王维国;公共性理念的现代转型及其困境[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8 卢永凤;社群主义视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树芳;对西方社群主义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闫雁;社群主义国家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方群;社群主义伦理学考辩[D];苏州大学;2005年
4 董圣滨;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1年
5 程伟;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思想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冰;当代社群主义兴起与公民性品格塑造[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王婷;对于现代性的质颖[D];扬州大学;2006年
8 肖淑华;社群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宇;“反讽”式的自由[D];山西大学;2006年
10 彭中礼;论社群主义对罗尔斯正义观的挑战与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53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15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