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大学生应付方式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13:35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应付方式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应付方式 教养方式 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视角,采用问卷方式,对在校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系列问卷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即大学生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越高,其积极应付方式行为越多;反之,其消极应付方式行为越多。因此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教育两相配合,协同教育。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心理系;
【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规划课题《山西大学生焦虑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研究》(编号:GH-11076) 2014年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中的三个教学项目“基于随机通达教学理论下的公共心理学教学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研究”(编号:XJG201422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44;G78
【正文快照】: 应付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与应激源和应激结果均有关系[1],起着承上启下、保护身心健康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具体到所使用的行为或语言等,是其教养态度和行为的综合体现,在子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改叶;闫春平;;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2 王宏;余建红;李雷雷;许红;;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文峥;;艺术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自尊水平的影响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2 李宝芬;宋少红;田静;冯泽华;张舒婷;杨林怀;;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李宝芬;李宇彤;尚文晶;刘海宁;;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李强;;河南省某本科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焦虑心理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5年16期

5 刘海玲;;民办高校统招本科新生个性调查与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4期

6 赵海信;;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影响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4期

7 马俊;王伟;牛晓琴;;从教养方式的角度阐释影响学习适应的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8 陆勤;陈小刚;王冰;何洪涛;盛鸿颖;卓锦雪;;广州地区出国留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9 刘平;;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学理论;2012年14期

10 李传瑛;;大学生人际交往焦虑障碍因素的实证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芹哥;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婷婷;大学生逆境应付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佳佳;遭受多重侵害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特征及执行功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伶;CUBA女子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林静;大学生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申蕊娟;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8 刘霁炜;大学生自我差异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侯文峥;高职艺术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及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雪梅;青少年性别角色性度、外在仪表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申小莹;刘晓瑞;董雪;;西安某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2 逯明智;高婉娜;;高校大学生个性心理与焦虑情绪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3 陈明琴;刘发勇;;高校大学生学习焦虑水平与气质类型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翟立武;代永霞;崔瑛;;大学生焦虑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9期

5 郑延芳;王虹;;大学生心身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16期

6 赵荣霞,王海民,阎克乐;中学生应付方式、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6期

7 许敏兰;张洪波;许娟;许韶君;苏普玉;;安徽省有焦虑症状大学生的社会人口特征及社会心理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蓉;论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心理应付方式[J];商场现代化;2005年26期

2 唐玉和;杨海英;杜俊秋;;不同个性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差异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03期

3 蒋业宽;;当代大学生应付方式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11期

4 段玉香;阎平;;农村留守儿童应付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5 钟文娟;方鹏骞;杨玲花;;社区居民应付方式的初步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10期

6 刘敏;赵富才;庄伟;贾绪计;;青少年完美主义与应付方式和抑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8期

7 张述萍;成丽娟;刘芳;;456名医科在校大学生应付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07期

8 桑海云;;优秀生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S1期

9 张文燕;王洋;程鑫;;硕士生家庭环境与应付方式间关系的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陈国典;范昌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付方式的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鸿;;海员应付方式特点的研究[A];江苏航海2010年第4期(总第85期)[C];2010年

2 张妍;许芳;张瑞娟;;普高生与职高生自尊、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黎彦;侯玉波;;中国人思维方式对应付方式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付春江;陈莉;;出租车司机信任他人、应付方式与焦虑的相关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瑶;吴振云;孙长华;吴志平;许淑莲;姜涛;;应付方式年龄差异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杨苗苗;关荐;;基层战士情绪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吕施民;;服刑人员睡眠状况调查[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姚斌;王延松;;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状态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胡洁;段西涛;林双革;;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张豹;谢薇;陈晓;;中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哲宁;学会应付心理危机[N];大众卫生报;2002年

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应付特征[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胡迎新;心理和癌症关系深[N];健康时报;2003年

5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教授 刘哲宁;心理危机应付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1年

6 湘雅医学院附二院 石笑;下岗后的认知误区[N];大众卫生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婷;大学生逆境应付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娴;女大学生应付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于和青;民航飞行员心理状态与个性及应付方式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于肖楠;不支持压力下的下岗人员应付方式与控制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国荣;服刑人员家属应付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段玉香;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应付方式及其与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凌姗姗;企业员工心理冲突、应付方式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莎;成都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付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旭良;韧性角度下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邓慧娟;大学生心理压力、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66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266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